“啟稟陛下,函谷關緊急軍報!”
時間回到漢軍剛剛兵臨長安城下之時,一道從從函谷關快馬送出的軍報,也是擺到了洛陽皇宮曹叡的案頭。
“函谷關?”
聽到函谷關三個字,還沒等開啟軍報,曹叡頓時不由得心中一緊。
要知道,隨著潼關設立後,崤函古道的防禦重心就已經西移。而函谷關雖然還有兵馬駐守,但作為一個後方關隘,一般情況下又哪會有什麼重要軍情?
但現在,作為掌控著關中與關東戰略要地的潼關沒有訊息,反倒是作為後方的函谷關有緊急軍報送回,這怎能不令他心驚。
“夏侯楙!!!”
果然,不出曹叡的預感,就在他帶著心中的不好預感開啟手上軍報後,只看了一眼,頓時便忍不住一陣天眩地轉。
沒辦法,潼關失守的訊息,實在是太過驚人了。
“來人,速召在京文武即刻入朝議事!”
片刻之後,顧不得仍有些頭暈目炫,撐著書案的曹叡卻是隨即下達了召開緊急朝會的詔命。
……
“什麼,潼關失守?如此一來,關中豈不是……”
“豈止是關中,潼關一失,我關東也危矣!”
很快,一眾應召而來的曹魏文武大臣,在得知潼關失守的訊息後,也是人人驚駭不已。
要知道,潼關可不單是守護著關中,其更是控制著關中與關東兩地的雙向戰略閥門。
在眾人原本的設想中,即便最後不敵漢軍守不住關中,但只要潼關這個同時充當著關東西大門的險關在手,朝廷這邊也依然能夠放手對付由荊州、江淮北犯的漢軍不是?
但現在,隨著潼關的失守,中原可是隨時要面臨漢軍的東西兩面夾擊了。
“住口!朕召爾等來,是商量如何應對眼下危局,不是讓爾等在此危言聳聽……”
看著朝堂上一片亂哄哄的樣子,曹叡那俊美的面龐上此刻已是一片鐵青。
“臣等失態,還望陛下恕罪!”
聽到曹叡的怒喝,一眾還在為潼關的失守震驚不已的文武,趕緊衝紛紛行禮請罪起來。
“罷了,如今正是國家危急之時,就不講這些虛禮了。卿等有何應敵良策,儘可暢所欲言!”
擺了擺手,強壓住心中的不快,曹叡也是隨即‘大度’的擺了擺手。
“陛下,末將願領兵為陛下奪回潼關!”
就在曹叡話音剛落之時,大將軍夏侯尚之子,不久前因為隨秦郎北征鮮卑有功而被任命為中護軍的夏侯玄,此刻卻是心急如焚的第一個站了出來堅決請戰。
“陛下,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功。昔日太祖皇帝十萬大軍尚不能下,如今急切之間又如何能取?以臣之見,倒不如緊守函谷關以護關東……”
聽到夏侯玄的請戰,還沒等曹叡開口,司空陳群卻是立即站了出來反對,同時提出了扼守函谷關以拒漢軍的建議。
“家父如今正與漢軍鏖戰於關中,若是我等不能奪回潼關,豈不是要陷家父與關中大軍於死地?陳司空如此阻攔救援關中,不知是何居心?莫不是想重迎舊主……”
被陳群這麼一阻攔,心急如焚的夏侯玄也顧不了那麼多了,直接就給對方扣了一頂通敵的大帽子下來。
“陛下明鑑,臣忠於大魏之心,天日可鑑!臣只是不贊同強攻潼關,並非……”
面對夏侯玄的通敵指揮,身為三朝元老的陳群此刻也是不禁額上冒出了冷汗。
沒辦法,自曹叡繼位後,掌管著中書監這個曹魏‘廠衛’的劉放、孫資二人,卻是比起曹丕時的權柄更重了。
再加上曹叡鼓勵檢舉,不少官吏都只是因為一個根本不實的檢舉,便紛紛栽到了中書監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