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未見,士元可是清減了不少啊!”
建安二十四年臘月初,江陵城州牧府大門外,親手扶起眼前愈發黑瘦的龐統,劉備也是不由得一陣感慨。
“多謝大王掛懷,統這幾年跟隨世子在荊州,每日有好酒可飲,倒是有些樂不思蜀了,哈哈!”
看著眼前已經進位王爵,但卻仍是如同從前一般平易近人的劉備,剛剛處理完江東諸多事務,從建業奉命趕回的龐統心中一暖之際,卻是無意中連劉禪這個‘後主’的經典成名臺詞都給提前搶了。
說起來,龍鳳組合中,龐統雖然其外貌遠遜諸葛大神,但因為其不羈灑脫的性格原因,卻是反而與劉備這個老闆相處得更為融洽。
這不,在聽到龐統提起好酒後,劉備也是隨即自然而然的便將話題轉移到了美酒之上,絲毫沒有討論國事的意思。
“士元好美酒孤亦深知,近日孤恰逢得了一桶西域蒲桃酒,今日士元歸來,正好可以啟封矣……”
……
“大王、世子,如今江東地面已是徹底穩固,只待休養生息、養富於民幾年,屆時便可與荊、益兩州首尾呼應,北伐中原矣!”
就在龐統歸來的第二天,江陵城州牧府內,再次前來的龐統一杯熱茶下肚後,隨即便準備向劉備、劉禪這對正副‘董事長’彙報這段時間自己在江東的工作成果。
“呵呵,這政務之事孤聽著都頭疼,士元還是之後與阿斗去說吧。孤此次召士元回來,乃是為了開科取士之事……”
揮手止住正準備詳細彙報江東各項情況的龐統後,劉備卻是直接開門見山的說起了此次召龐統回荊州的意圖,讓他做這第一次科舉考試的主考官。
“大王、世子,此次開科取士雖是為削弱世家大族,然統以為,這次卻不宜只針對寒門士子,世家大族亦不能落下矣!”
聽到劉備說起科舉之事,龐統倒也沒有感到意外。畢竟這本來就是劉禪計劃中的事情,現在隨著功民制和軍隊整編的完成,也確實是時候了。
只不過,對於劉禪這次原本只針對寒門士子的科舉,龐統地卻是提出了將世家大族也包括進去的建議。
“哦?若是按軍師之意,那這次科考豈不是做了一鍋夾生飯?”
聽到龐統要把世家大族也包括到這次的開科取士中,劉禪卻是不由得眉頭一皺。
畢竟這開科取士,從頭到尾都是為了削弱這些世家大族的。若是現在把他們也包括進來,那豈不是和原歷史上的隋唐時期一樣,反而為這些世家大族壯大又提供了一個便利條件嗎?
不過好在經過幾年的相處,再加上之前老爹的教導,劉禪倒也沒有因此懷疑龐統的用心。
“大王、世子,雖說現在大軍已經整編完成,民間亦有功民制和軍功爵做保障,然軍功爵和功民畢竟根基尚淺。加之眼下正是南北對峙之時,若是此時激起了他們的警惕與防範之心……”
看到劉備與劉禪父子那皺眉不解的表情,同樣出身世家大族的龐統卻是並未有絲毫心虛之意,話鋒一轉便坦然為兩人分析起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來。
“科舉制本就不是立杆見影之法,若是操之過急,反而有損此良法。讓他們參與進來,公子只需在錄取之時偏向寒門士子一些即可,又何須將其直接摒棄在外,徒惹人警惕?”
末了,龐統在提出將世家大族包括進來的建議後,卻是隨即又給出了一個解決之法,那就是讓世家大族跟著科舉制‘陪跑’!
“父王,龐軍師所言甚是!先前倒是兒臣心急了些……”
聽完龐統的分析,劉禪也是隨即便反應了過來,對這個讓世家大族跟著‘陪跑’的溫水煮青蛙之法表示了贊同。
至於跑著跑著世家大族們醒悟過來後的反應,呵呵,那時因為軍功爵與功民制的根基已固,國家又多了一股能夠與之抗衡的量,他們也就只能跟著繼續跑了。
“哈哈,士元不愧‘鳳雛’之名也!孤有龍鳳相輔,何愁大漢不能興復?此次開科取士,就以士元之法施行。且一事不煩二主,這主考之事就由士元……”
見劉禪也對這讓世家大族陪跑的辦法十分認同,劉備當即便將這事就此定了下來,並打算讓龐統來做這第一次開科取士的‘主考官’。
“大王,既是要讓世家大族一同參與科舉,統倒並非是最為合適之人。統以為,大王何不讓黃監正之父、孔明之婦公與家叔二人來做這主考官?”
聽到劉備要讓自己來做這個主考官,龐統卻是一臉壞笑的把兩位掛名的鹿門書院的山長,當初被劉禪和他自己忽悠過來的黃承彥與龐德公推了出來‘頂缸’。
“呃,哈哈哈哈,士元真乃一心為公也!”
聽到龐統推薦的人選,劉備也是不由得眼前一亮。
確實,以龐德公跟黃承彥在士林中的巨大聲名,若是能讓這兩人出任總考官,那即便是屆時錄取之時偏向於寒門士子,也不會有人覺得不公平。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兩個自己原本根本就沒希望請其出山的大才,卻是被劉禪以‘掛名’鹿門書院山長的方式忽悠到了麾下。現在讓二人出來擔任這個主考官,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既如此,那便從士元所議,明日孤便前親自前去請龐德公與黃公二人。不過士元也不能只圖清閒,便與龐德公、黃公二人一起做這主考官吧,哈哈哈哈!”
末了,‘坑’了自家叔父,‘出賣’了黃承彥的龐統,自己也仍是沒能逃脫‘魔掌’,被劉備‘扔’去和自家叔父與黃承彥作伴了。
至此,這專門針對世家大族,原本要等到隋唐時才會開始,並伴隨了整個華夏‘封建王朝’歷史的科舉制,卻是提前了數百年橫空出世,化作一柄鋒利的大刀,溫柔的砍向了剛剛成型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