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觀看起來有些年頭了。庭院裡古木參天,松柏森森。走廊上的雕刻著精美的人物、花卉圖案。富麗堂皇。
賈府今天過來打醮,整個觀中沒有其他遊人、香客。一派幽靜、莊嚴的氣氛。
賈環吩咐完林之孝,又和賈蓉、賈薔等人回到偏殿裡坐下。
偏殿中陳設比較空曠,擺著桌椅,賈環坐在居中的首位上,喝口茶,和賈府的子弟說笑。這裡的賈府子弟,他基本都認識,有接觸。
說話間,話題便不自覺的轉移到當前的賈府整風運動上。目前清洗了一批人,提拔了一批人,府內的風氣有根本性的好轉。但是,這個狀態能維持多久呢?
和賈環一起喝過酒的賈瓊道:“三爺,這風頭一刮過,就怕沒幾年大家又還是原來的樣子。”
賈琛笑道:“所以,要像三爺說的,過段時間,還要整風。”
賈琮、賈菌,賈芝幾個年紀小,聽的不大懂,其他幾人臉色有些古怪。
賈環笑著擺擺手,道:“隔幾年來一次這樣的刮骨療傷也不行,傷元氣。重點還是在制度建設。第一,齊家如治軍,要賞罰分明。
第二,要建立監察機制。我們這個整風小組,過段時間工作做完,也不要撤了,改名糾風辦。要把那些不好的習氣,在苗頭階段就糾正過來。要讓下面有投訴的渠道。
第三,要明確賈家的弟子規,僕人守則,這些都要形成書面的文字。日日講,月月講,年年講。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個算企業文化的範疇,沒事給那幫人灌幾碗雞湯。這有助於整個群體的穩定。
任何一個團隊,思想建設工作都是第一位的。
“第四,要努力提高賈府的識字率。這才是詩書翰墨之族的做派,族學,公中近來寬裕了,要準備擴建。另外,要建一個大禮堂,用於開會。”
賈環說完,賈府的一干子弟都笑起來。環三爺的話,仔細的琢磨,就會發現很有道理的。行之有效的。
眾人正熱鬧的討論著這四條方案時,這時,張道士進來,賠笑著道:“打擾爺們說話了。”對賈環道:“論理我不必別人,應該在裡頭伺候,只是因天氣炎熱,眾位千金都來了。請爺的示下。恐老太太問,或要隨喜那裡,我只在這裡伺候罷了。”
幾面的功夫,張道士已經熟絡的將對賈環的稱呼由“環三爺”、“三爺”改成了“爺”。一副自家人的做派。
賈環看了張道士一眼,微笑著喝口茶,並不回答。別看張道士說的好聽,他一聽就知道張道士要找賈母說事情。
賈蓉倒是怕賈環出差錯,解釋道:“環叔,張道士是當日榮國府國公的替身,府裡的奶奶、小姐,他都是見過的。並無妨。”
賈環就點點頭。這個面子,他還是要給賈蓉的。
賈蓉見賈環點頭,就笑道:“張神仙,咱們自家人,你卻說這話來?再多說,我們幾個晚輩把你這鬍子都拔了。快跟著我環叔進去吧。”
…
…
清虛觀的正殿後面有兩座樓,佈置的精美、富麗堂皇。夏季之時,十分涼爽。王熙鳳早早的就說要來清虛觀的樓上看戲。
賈母等人遊玩了一圈,此時已經回到正殿,準備去樓中看戲。賈環帶著張道士過來。賈環先進去回了賈母一聲。賈母就道:“環哥兒,你快攙他進來。”
張道士先給賈母等人請安,“無量壽佛,老祖宗一向福壽安康?眾位奶奶小姐納福?”
賈母、王夫人等都回了一聲。
寒暄了幾句,張道士將話題轉到寶玉身上,道:“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這裡做遮天大王的聖誕,人也來的少,東西也很乾淨,我說請哥兒來逛逛,怎麼說不在家?”
賈母笑呵呵的道:“當日真不在家。”叫了寶玉過來。
寶玉上前兩步問好,“張爺爺,近來可好?”
“好,好。”張道士連連點頭,就將寶玉抱住了,很是誇了幾句,又感慨的道:“我看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說著話,眼淚就流下來。
寶玉和榮國公賈代善(賈母的丈夫,賈家第二代)的容貌很像。這是賈府裡都知道的事情。賈母異常的寵愛賈寶玉,未必沒有這個因素在裡面。
賈環站在一旁,相當無語。這演技,拿個奧斯卡小金人沒什麼問題。他沒興趣看張道士表演,眼睛餘光打量著這三清正殿。在一旁打醬油。至於,寶釵、黛玉幾人,美則美矣,但他是沒法看的。眾目睽睽之下啊。
賈母給張道士這句話勾起思念之情,滿臉淚痕的道:“可不是?我這些兒子、孫子,就只有玉兒最像他爺爺。”
王夫人、薛姨媽、王熙鳳等人連忙勸解住賈母。
張道士又呵呵一笑,說道:“小道前日裡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正值豆蔻年華,模樣好,人又聰明。根基家當,與府裡也配的上。我尋思著哥兒如今年紀大了,也該尋親。只是不知道老太太怎麼樣想,不敢造次。等得了老太太的示下,才好開口向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