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奮鬥在紅樓> 第三百零二章 黛玉至金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二章 黛玉至金陵 (1 / 2)

十月上旬,揚州城中因為新任的淮揚巡撫而變得喧鬧。淮安府、揚州府、鳳陽府、廬州府四府主官們紛紛派出佐貳官、幕僚來揚州,向新巡撫道賀。

在前明時,淮揚巡撫這個職務應該叫做鳳陽巡撫。明太祖朱元璋是鳳陽人。鳳陽是明朝的中都。但到了本朝,十年九害的鳳陽府地位便沒那麼高,更名淮揚巡撫。因為,淮揚巡撫的駐地通常是在黃淮咽喉要地淮安府內。

眾所周知,黃河每隔幾年就會改變河道,時常奪淮入海,危害深重。而流經淮揚兩府的大運河是京城的經濟大動脈,江南的錢糧、物產都仰仗運河輸入京城。朝廷設定淮揚巡撫,通常是保證大運河的漕運通暢。而沙勝的差遣中少了“總理漕運,兼管河道”。換言之,他的主要精力將是:總理整飭鹽法事。

所以,沙撫臺駐守揚州,無人會說他是貪戀揚州安逸。

在這一片拜見上官的喧囂之中,立冬時節,揚州城有兩則趣事傳開。

趣事一:犯有重罪的鹽商之子鄭文植某日從江都縣縣衙牢中被放出。鄭某在庭前縱聲大笑,意態驕狂,“早知今日要放我,沈縣尊何必當初。”

然,鄭某話音未落,沙撫臺手令至,縣衙巡捕虎撲而上,捆押拖至牢中。鄭某至今尚未被放出。

時人皆笑其驕矜自傲,少不更事,不自量力。據傳,秋後問斬的可能極大。

趣事二:揚州大鹽商鄭元鑑前日拒絕沙撫臺親自上門協商拖欠鹽課的好意,近日被判補繳鹽課二十萬兩白銀。

揚州縉紳異口同聲曰:活該!

這種打臉、反轉的劇情向來是大眾所喜好的。否則,民間傳說中哪有那麼多讀書考中狀元后回來給父母、妻子報仇雪恨的案例?何況趣聞之中,撫臺老大人的形象如此光輝偉岸?

兩則趣聞流傳到金陵時,賈環已經身在南京國子監中就讀數日。聽著正義堂裡的同學們談論此事,只是笑一笑,窗外初冬的寒風吹拂著枯樹的枝椏。

幫助沙先生成為淮揚巡撫,拿下總理整飭鹽法事的權力,他自是功成身退。

留下來享受巡撫的核心幕僚這種榮耀,他興趣不大。他這個年紀,承受太多的關注,並非好事。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賈環翻著書桌前的講義,熟悉的字句一一的在眼睛、腦海中浮現。這些經義他已經滾瓜爛熟,熟記於心。

“叮,叮,叮。”

正午時,雲板的聲音準時響起。幾十名在學舍中學習的監生紛紛起身,準備去吃飯。桌椅挪動時響動出聲。

賈環合攏書頁的時候想起回蘇州的黛玉,算算時間,她該到金陵了。

初冬時節,賈府的園林,院落,還是那般的壯麗。只是多了些喧囂。由南而來的訊息已經傳遍賈府:環三爺詩名傳江南,同時還有寶姑娘的名字。

另外,林姑老爺九月初三沒的,託孤於環三爺。此時,璉二爺帶著林姑娘往蘇州去了。回頭,林姑娘要在金陵住兩年。估摸著會在雍治十三年底返回京城。

王子騰和賈政都同意的事情,賈母和王夫人亦沒有什麼意見。因薛寶釵的閨名傳遍天下,賈母說了一句“胡鬧”便沒有下文。賈環與薛寶釵的婚事大約也就剩下一層薄薄的窗戶紙。薛姨媽心裡有數。只差媒人挑破而已。王熙鳳都私下裡恭喜了薛姨媽好幾回,也沒見薛姨媽說不同意。

倒是,薛蟠在背後偷偷的罵了賈環幾句,“黑了心的王八,想娶我妹妹。哼,哼。”鬧,呆霸王肯定是不敢鬧的。真要把這事攪黃了,天知道賈環回來會怎麼打他的板子?再說,平心而論,他妹妹嫁給賈環也不算辱沒。關鍵是他妹妹也願意啊!他是在想一件事,她妹妹嫁給賈環,香菱豈不是也要帶過去?所以說,環老三是個王八啊!嘴裡說不要,還是把香菱給搶過去了?

薛蟠有點想哭。

對於林黛玉要在兩年之後才返回賈府的事情,譬如王夫人、邢夫人等人沒什麼感覺。賈母則是心裡很捨不得。但因為是林如海的遺命,她也無可奈何。

至於,託孤給賈環靠不靠譜?賈府內各有看法。賈政就不是很滿意他妹夫的這個決定。賈璉帶著的林如海的絕筆信,要十一月之後才能到賈府。

賈赦心中盤算著林家的資產。一切,都要等賈璉回賈府之後才能見分曉。

賈環另有若干信件到賈府,分別給賈政、探春。給賈政的信中略作解釋。給姐姐探春的信中則是描述江南風光,盡敘別離之情。委託三姐姐代為向趙姨娘,寶釵,府裡的姐妹們問好。

這幾日,寶玉時常唉聲嘆氣,愁眉不展,對丫鬟們道:“你們說,林姑父好好的,怎麼會託付環老三照顧林妹妹?他能行嗎?唉…,林妹妹…”

寶玉的大丫鬟媚人、茜雪都是嬌笑,勸慰道:“二爺,林姑老爺這麼做必定是有緣故的。三爺說要住兩年,說不定明兒朝廷開個恩科,他就回來了。”

因賈環的緣故,賈府上下對科舉的流程都惡補了一番。

寶玉搖搖頭,長吁短嘆。他感覺可能會出事。

賈府東北角梨香院中,午後的陽光落在庭院裡。有幾隻麻雀撲騰的在屋簷、樹枝上飛來飛去。天井裡的井水冰涼。鶯兒打了半盆水,端到屋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