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狀元一身青袍,國字臉,相貌堂堂,人物出眾,打聽道:“長文,子玉在西域的幾首詩詞,俱是雄文。不知道他何時回京。”
三年過去,羅向陽與賈惜春婚後,還是微胖的身材。笑呵呵的道:“子充兄,子玉和齊大帥同行。大約年底可至。據信使言,他們已經到真定府。”
賈環跟著西域總督齊馳的大隊進京。而齊總督帶著漠北的伊林可汗、大小貴族幾十人,準備獻俘陛前,沿途官府都會向上彙報這支隊伍的行蹤,始終在“聚光燈”下。
費狀元沉吟著點頭,道:“長文,如今國本不穩,我輩君子,理當直諫天子。望子玉早歸啊!”
他是一個充滿著熱血、理想的年輕人。雍治天子一手提拔他,他對天子忠心耿耿。他上的奏章,雖然大談應當早立晉王為太子之事,不要受雍王(楊皇子)的干擾,但都是忠言勸諫,並沒有罵天子。
他此刻希望賈環早日返京。當年,鬥爭激烈的奪嫡之爭,便是賈環壓住。
羅向陽知道費狀元的想法,心中苦笑,沉吟不語。
賈環是以請假的名義返回京城。賈府的三姑娘、賈環的親姐姐賈探春要出嫁。
他委實不願意好友捲入皇權繼承的政治風波中。
但,他同樣期盼賈環早日歸來。他和子玉亦有三年未見啊。
…
…
十一月下旬。隨著真理報的報道,齊總督一行,距離京師更近。京中輿論熱議。
真理報主編周慎行,建極殿大學士華墨的嫡系,在報紙上大肆鼓吹周軍戰功。
原因,當然是因為如何賞賜滅掉漠北胡族的將士們,朝中爭議的正激烈。他正依華相的意思,設一個局。
然而,並非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漠北大勝上,還有一些人關心著賈環的行程。
夜幕徐徐的籠罩著巍峨的皇城。西華門外,殿前侍衛司虞侯陳也俊和同僚交接後,獨自帶著陳家奴僕、長隨們到好友馮紫英家中吃酒。他在殿前侍衛司的好友衛若蘭早就身死。
雍治十八年春,左都督牛繼宗守龜茲,身死城破。馮紫英的父親,京營參將,神武將軍馮唐死在此戰中。子承父業。馮紫英現為京營校尉。
民間守孝,沒有人會真的恪守禮儀三年而不逾規矩。只要表面功夫做好即可。
吃著酒,陳也俊問道:“馮兄,京營中如何?”
馮紫英將近三十歲的年紀,容貌俊朗,人物出眾,比三年前更顯得成熟。他現在是馮府的頂樑柱。笑著道:“還能如何?新舊武勳集團相鬥。沒什麼前途。
陳兄在宮中當值,可有確切訊息,子玉何時回京?嗨,他立這麼大的功勞,竟然被齊總督搶了。當真是…”
陳也俊嘿然一笑,道:“陳兄,這事可瞞不了當今天子。錦衣衛指揮使邢佑的奏章早報上去。子玉這會應該到保定府了吧。”
四大家族的勢力,遠不如昔。不獨獨是陳、馮兩家,他們這些和賈府來往的勳貴世家,都迫切的希望賈府核心人物賈環早日回京。而攜西域大勝回京的賈環,將會有何作為,亦令他們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