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可是知道,之前的伏擊戰主要是機槍兵、炮兵、工兵搶了頭彩,他們步兵就是撈了一口剩湯喝喝,渾身的本事只用了一兩成,小鬼子就基本嗝屁了。
現在,就是他們步兵登臺唱戲的時間了。
卻見這些鬼子已經漸漸進入200米的交火距離,排長將手中的德制g-31半自動步槍對準一個早就被他盯上的鬼子曹長,馬上就扣動了扳機。
“砰!”
排長的槍聲就是開火的命令。
在那個鬼子曹長面露痛苦之色,應聲倒地的同時,噼裡啪啦,一排子彈就從戰壕中飛射而出。
即使鬼子已經很小心,即使他們很注意利用山路上每一個障礙來規避山上可能射下的子彈,但依然有十幾個人中彈倒地。
這就是現在傭兵團普通士兵的射擊水平。
在別的部隊,如衝鋒-槍這種比較稀少又很費子彈的武器,一般都是掌握在班長或是老兵的手裡,大頭兵就只能使用步槍。
但在傭兵團卻是反過來。
能夠使用德制g-31半自動步槍計程車兵幾乎都能算得上是神槍手,200米距離打固定靶必須是80環以上,能達到90環的就算做精確射手,還給你的步槍裝上一個25倍的蔡司瞄準鏡。
80環以下的,對不起,你就只能用索米衝鋒-槍。
雖然索米衝鋒-槍的價格是半自動步槍的3倍以上,但步槍手卻是有優先開火權,就這一個特權就讓所有士兵都趨之若鶩。
有人會問,不是說索米衝鋒-槍的有效射程能達到250米嗎?
敵人都到了200米距離,索米一個突突不比步槍的殺傷力更大嗎?
前文就提到過,索米衝鋒-槍之所以能在250米距離保持精度,是要用特製的馬格南子彈,也就是火藥裝填量比同口徑普通子彈多30%以上的大威力子彈。
而離石彈藥廠目前只能生產少量這種造價和技術都更高的子彈,基本全靠進口的子彈儲備,自然要節省著用。
所以馬格南子彈一般是優先供應一分隊的兵王們,而一團二團的步兵就只提供少量在關鍵時候用的馬格南,也就是一個士兵只配發一個彈鼓71發,平時都用普通子彈。
而用普通子彈的索米衝鋒-槍,有效射程就要拉近50米以上,最好在200米以內才能保證精度和最大殺傷力。
200米以外的目標,就暫時沒你什麼事了。
而敵人進攻是有先有後,交戰距離是根據前排敵人的距離來設定,其實大多數鬼子還在200米之外,自然只能是步槍和機槍來招呼。
只是,這次對付鬼子試探進攻的這百十號人,一排排長並沒有動用機槍,因為根本沒必要這麼早就暴露自己的火力點。
一排一共有3個精確射手和二十幾個步槍手,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第一輪射擊就打死打傷十幾人,相當於瞬間就讓鬼子減員八分之一。
何況這只是第一輪射擊,大夥用的都是半自動步槍,只是一個呼吸的時間,第二輪、第三輪射擊就接踵而至。
鬼子們的反應也很快,在聽到山上的槍聲後,就全部趴在地上,開始尋找掩體就跟山上對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