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由三個年輕讀書人之中選出傳人的試煉,就要在七日後開始了。”
“這是一次對香山書院很重要的傳承盛典,但因為有幾十年前的那件事,書院覺得那位當年含憤離去的讀書人,有可能會在老先生離世的時候回來見他一面,這個人是個不穩定因素,所以希望丹霞福地能來幫忙,警惕那個人。”
“本來也不需要我們來,原因是香山書院這一代中的儒令孫靜芝先生已經半年沒有行蹤了,迫不得已,書院只能向丹霞求助,希望派些人手過來幫忙提防當年那位讀書人。”
陸青萍聽到這裡咋舌。
需要兩大聖地都警惕的那位讀書人。
衛鳳天。
他究竟有多大本事,能值得如此認真對待?
“等到朱老先生真正傳人出現後,也就是儒門對外宣告下一任院主的時候,將是儒門的新院主出任盛典。”
儒門的歷代院主不同於佛門。
佛門如金剛寺。
金剛寺的方丈並不需要修為最高的那個,也不需要佛法最高的那個,需要的是最能經營好一個門派的人。
所以金剛寺的方丈不是玄滅也不是玄緣,而是玄寂。
但香山書院不同,或許是因為儒門的修行道路不同,儒門真正的修行人,還是以讀書為主,再加上夫子在某處坐鎮,一直以來讀書做學問都是儒門中最具正統的道路。
甚至不是真正做學問的讀書人,還要在儒門中地位低一些。
儒門一代人的時間很短,只有不到六七十年,頂多一百年就到頭了,但每一任院主無一例外都是真正的讀書人,能以自身道理學問壓服同門的那一人,才能領袖這閻浮三分之一的儒門聖地。
所以或許現在那三個讀書種子才不到十幾二十歲左右,但他們其中的一個年輕人,就是下一任儒門聖地的院主無疑了。
吳修儒。
應非花。
知命。
陸青萍心裡念著這三個人的名字。
而聽到丹霞福地前來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相當於儒門擔任護法職責的元神真人孫靜芝先生已經半年沒有行蹤了。
在孫靜芝生死不知的時候,書院失去的不只是一個元神真人,還是一顆天仙道果,真正的底氣銳減了三分之一,所以必須讓丹霞福地也派人過來幫忙坐鎮,才能確保穩妥。
“原來如此……”
陸青萍完全瞭解一些事情的來龍去脈和內幕。
同時對於自己身上的那枚天仙道果,心知必須得儘快還回去了。
而還的話絕對不能自己去還,那樣自己根本沒辦法解釋孫靜芝,看來今天回去之後,明天就該去點燈山桃林找那位輪迴前輩李春風了。
稍後,二人在酒樓中繼續詳談了一些事情,陸青萍告辭回王府,並準備一下開始前往點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