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柬高坐龍椅,一雙半眯半張的眼睛打量著下方站出來的這位禮部侍郎,同時掃向了不遠處的四大家族陣營,目光落在了文家的諸人身上。
然後,他再度將這些站出來反對封賞陸起父子的旨意內容的人都好好打量了一遍。
這些人,有周家的,有文家的,有黎家的,還有韓家的,劉家的……
一些官員即便不是家族出身,也在這些年的朝堂混跡中,依附大樹,成了這些古老世家們的脈系附庸。
這些人與世家宗族所代表的官僚一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刻趙柬並沒有直接回答禮部侍郎文承恩關於質疑十年來新法是否為千秋可行之法。
他將目光投向了禮部侍郎文承恩之後的廣闊席位上,那裡坐著的是從京城參差萬戶中抽選而來的大隋百姓。
趙柬說道:“新法是否為大隋可行之策,非是你禮部侍郎文承恩嘴巴說出來的,而是用十年變革,百姓們肉眼可見的國力提升幹出來的,你文承恩沒有資格說國之新法如何,所謂小政施於朝,大政施於民,新法究竟有沒有讓我大隋從十年前的窮弱之國,便為如今的強隋,得問今日來到這裡的百姓子民們,看看他們這十年來的生活,究竟是越過越差,還是越過越好。”
他請百姓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文承恩臉色煞白。
陸青萍這才再次看向了那三千百姓。
“原來今日有百姓到場的原因是這個,要百姓自己來證明變法的成果,再有效不過。”
少年看著這三千人心道:“這三千人裡頭,應該也有之前大街上的那種早就安排好了的人,但更多的應該還是真正的百姓,畢竟變法乃是一國之事,實打實的讓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大的改變,不是裝模作樣,安插一些吹捧的人就能有用。”
皇帝的聲音傳入了三千戶人家派來的百姓席位之中。
這三千人來自各行各業,兵、農、工、商,全都在此有席位。
有些農戶商家,這也是平生第一次進京城,並面見皇帝,與這麼多達官貴族,神仙人物並座一席。
此刻,皇帝一言之下,席間數千雙目光都落在了這三千百姓人家身上。
這些人涵蓋兵、農、工、商,就是十年大隋變法的一個王朝縮影。
被這麼多達官顯貴,神仙人物注視,尤其是皇帝看向他們的目光,立即有許多百姓變得手足無措,緊張不已。
但三千人中,終究是有能敢大聲說話的。
先是三五七道聲音,帶著不同的感激泣音。
“吾皇萬歲,吾皇萬歲,這十年來是我們過得最好的十年,朝廷變法有方,使得我們這些窮苦百姓,再不會被餓死了。”
“十年前,年年在打仗,我們年年在提心吊膽,生意都不敢做。
做生意要走陸路,需要面對層層剋扣,如今有了運河貫通南北,專門有了水運商道,不必再受到繁多的苛捐雜稅,我們這些小商人的生意利潤提高了十幾倍,這都是皇上英明,丞相大人與武成王變法的功勞啊,使得我們都過上了好日子。”
有農民和商戶感激涕零。
…………
三四道聲音之後。
一些百姓念及這十年間改變,想到十年前的生活,再想到現在的生活,有些從戰火苦難日子經歷過的百姓,都忍不住眼眶通紅,大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