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山縱然已經是止境武聖,但他仍舊規矩不已,對唐皇微微躬身,道:“有十三個人榜之才,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事,要奏明陛下。”
唐皇微微點頭,示意道來。
安如山語氣平穩道:“那陸屠夫的兒子和隋國公主已經出了我大唐雲夢關,並且,經當地訊息來報,似乎有蜀地天宗劍氣,疑是天宗中人來接應,臣分析,解救那二人離唐的背後之人,其實並不是隋都趙氏皇帝,而是蜀地天宗劍仙一脈,或許,也有和那陸屠夫透過氣……”
聽到這個訊息,那尊貴男人翻看案牘的手指仍舊平緩,嘴唇微動:“天宗?”
片刻後。
唐皇微微沉吟,目露精芒,道:“那二人中,莫非有那天宗找尋的揹負劍道氣運者。”
安如山微微躬身,回稟道:“應是無誤。”
昔年天下劍宗分家,只因理念不合。
一脈信奉“劍本是道,萬劍歸宗,則天地宇宙一草一木,莫不如劍。”
另一脈則卻信奉“劍就是劍,殺人兵器也,劍術是殺人術,若劍至臻境,則世間無物不可殺!”
完全相反的兩種理念。
看似天宗的以劍求道更加接近大道,然而,五百年來,天宗卻逐漸落寞,反而是追求“殺生劍術”的劍宗,更加傳承壯大,走出了不少震動江湖的劍仙,殺力驚天下。
安如山看見唐皇閉起了眼睛,放下了手中案牘,微微皺眉。
他清楚,比起那兩個少年人逃回大隋,這其中一位可能擁有傳說中的劍道氣運,才是真正有些棘手的問題。
簡直像是走脫了一尾魚龍。
十年前,隋提出遞交質子以換和平,當時正是眼前這個男人囚父殺兄,發動玄武門政變的前後,國體上下不穩,所以便順勢接下了質子,換取了外患無憂,才著手鎮壓國內不平。
這十年下來,如今的大唐早已經被他一手緊握,鎮壓天下,何日南下伐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所以那兩位質子其實早就成了微不足道的遮羞布而已。
天下如今只剩兩國,唐滅隋,便能一統,還有誰敢言談唐不顧質子盟約。
所以隋派人來救兩位質子,其實對於大唐而言,是一個很好地南下名頭,不必再被那些煩人的書生攻訐不顧道義了。
卻沒想到,那二人背後,竟會牽扯到天下劍宗的劍道氣運。
若真被其以後乘勢,而起便非常有可能演化為令各朝各代君王都引為心腹之患的……刺客!
三國期間,魏蜀皆頹喪,原本有望一統天下的吳國大帝,便是被刺客世家的聶隱人所殺,成為了歷史一頁上的龐大笑柄。
不過,唐皇僅僅是心中動念,便淡淡笑道:“劍道氣運,好大一個名頭,輕易便淪為了眾矢之的,那東海白帝城中的人榜第一人,恐怕早就對天、劍二宗虎視眈眈了。”
葉太白十五歲出道,十六歲登臨人榜,是年劍挑同境,而後一路高歌猛進,連續以劍敗盡江湖武林各大宗師,終至三十歲的時候,問鼎大宗師境界,立足人榜第一人。
人榜排的是武林中的前三境武夫,山榜排的是修道界的後三境神仙。
可以說葉太白便是山下武林第一人。
安如山也是輕輕笑道:“葉太白十年前便入大宗師境界,卻十年未有所動,呵呵,他的路並不難猜。陛下說的沒錯,那天宗白眉年輕時在白帝城做下了一件蠻橫事,再加上因為白眉老兒身上這重重的一個“天下劍宗”名號,還有那眾矢之的“劍宗氣運”,恐怕的確不用我們擔心,那劍道氣運想要形成威脅,得先過了葉太白那關。”
“隋國變法的最新情報蒐集的如何?”
唐皇從面色上看不出在想什麼,忽然變到了下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