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中,明正德一路走來可謂是順風順水,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未有過半點低於‘小勝’以外的戰績和損失。
雖然覺得聖皇陛下絕無可能會因為這點小事而心態失衡,但他仍是有些憂慮。
對此,明正德除卻子民傷亡慘重之外的極度憤怒和悲傷外,卻也遠不至於心態失衡。
畢竟,他經常失敗。
比現在更加慘重的傷亡,更加可怖的死亡數字和場景,他都曾見證過,且不止一次。
“居然如此之早,九幽那邊就忍耐不住了嗎?”
明正德在心中喃喃自語。
他很清楚,在過去的三萬次重生中,但凡是神魔親自下場,推動正陽國出手時,都證明,對方心中的預估線已經被打破,祂們決定不再維持暗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而是以更加極端和壓迫的手法影響世間。
“神魔相爭,眾生為棋……”
仙天,九幽,還有凡界,三者之間的關係,一直都非常詭異。
自四十五萬年前,東大洲,南大洲遭逢不祥,陸沉於南獄海,東玄海後,因畏懼不祥,神魔便再也不能隨意降世。
但是,仙天和九幽之間,神魔卻去留無礙,可以互相征伐。
直至數千年前,仙天九幽之間的戰鬥,一直都是仙天佔據絕對優勢,九幽苟延殘喘,凡世被仙神以禮教祭祀統轄,諸族諸地分割為萬國,雖然互相鬥爭,但稍有見血的大戰。
但三千年前,橫空出世的大自在天魔主橫擊仙天,與當時的第二代天帝交戰于歸墟葬地,然後齊齊消失,大機率是同歸於盡,雙雙隕落。
自此之後,局勢突變。
首先,便是因為天帝魔主之戰,鱗、毛、昆三大宇外妖邪憑空出世,入侵仙天與凡界——妖邪之力視乎當地情況而定,位於仙天的妖邪其力足以抗衡仙神,甚至一時之間都打進了神境中央區。
如若不是第三代仙天神帝太皓崛起,可沒有遭受入侵的九幽魔地卻坐收漁翁之利,收割了大批眾生心念魂魄之餘,還得到了不少仙天仙神的神魂殘念。
故而第三代大欲天魔王誕生,仙天和九幽的力量對比一時間從全面碾壓變成了均勢對峙,互相抗衡。
但是,事情才剛剛過去三千年,天帝魔主一戰的結果還歷歷在目,神魔警醒於此,便再也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全面戰爭。
故而,祂們便將目光投向天元凡界。
在過去,神魔的目光互相鎖定在對方身上,而現在,祂們卻從這個被祂們拋棄的凡界中,找到了或許可以一勞永逸,徹底戰勝老對手的可能性與鑰匙。
明正德很清楚。
正陽國的背後,正是仙神與天魔,祂們和正陽國簽訂了種種契約,提供援助之餘,也將對方變成了人間第一大國,成為祂們達成自己目的工具。
但無論是神魔都未想到過,自己率領的五德宗居然逆著天地大勢而起,以堂皇之勢正面擊潰了正陽國。
其實,五德宗在初期,也接受過來自仙天的饋贈,那是仙天為了培養一個可以對正陽國造成威脅的勢力。
可誰能知曉,五德正陽之戰後,魁首南正楷重創倉皇逃離,正陽國精銳盡滅,原本只是用於制衡正陽的小勢力,一下就變成中洲正主。
但是,就在那時,還未等主要支援正陽國一方的九幽開口,仙天就直接派遣使者,要求雙方和談,新朝佔據九州之地,而正陽蝸居白山。
九幽卻一反常態,支援新朝,堅持徹底消滅正陽國。
而結果出人預料——新朝徹底擊潰了正陽,但卻放他們一馬去南大洲,並和仙天達成協議,達成事實上的盟友,而九幽卻被排斥離開。
原因很簡單:仙天仙神無所謂凡界人族有多強,祂們只是要求凡界聽從祂們的秩序,並配合祂們施行一些計劃。而九幽天魔卻意圖在凡界侵染出一地魔土,且不允許天地間的恐懼消失,民生進步。
明正德自然不會選擇九幽。
對此,心懷不甘的九幽數次試探,意圖在凡界侵染魔土,但這一行動都被新朝配合仙天堅決逼退。
但是現在……
明正德抬頭,仰視天上的群星,眸光深沉。
面對九幽在幕後策劃,如此猖狂的襲擊,仙天卻沒有任何反應,也沒有人任何預警,肯定早就知曉這一切的祂們一句話不說,只是平靜地注視著一切。
“凡界的歸凡界,神魔的歸神魔嗎……可還真是‘守規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