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重生之楚霸王超級召喚系統> 第255章 ——天下之本,治國之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5章 ——天下之本,治國之道

項羽在家中閒了幾天後,便再次打起精神來,到六部各處視察一番,發現眾人都將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條。

讓項羽最為欣喜的是,在“科技館”,不對,應該是工部眾人的努力下,本應該在百年之後才出現的造紙術,真的被髮明而出,並且已經開始成批製造!而且,項羽在親自前往檢視發現,工部已經能夠製造宣紙!

這一發明,也讓項羽大吃一驚,畢竟雖說有蔡倫在,但蔡倫改進的造紙術沒有這麼厲害,這也讓項羽佩服工部大佬的智商和爆表的動手能力!

而且,在這一年之中,工部不僅研製出了造紙術,甚至還改進了釀酒法已經活字印刷術!有了這兩項技術,本就已經令人吃驚,但是令項羽最為欣喜的是,徐光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歷史上的蝴蝶效應,居然已經開始撰寫《農政全書》。要知道,在目前這個時代,一切都是靠農業支撐!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不是錢,而是糧食!

可惜的是,目前這個時代農作物最為單一也就罷了,最重要的是農業的生產方式異常落後!雖說已經出現了鐵犁牛耕,但是鐵犁牛耕出現了這麼久,卻依然沒能全面推廣,民間依然是以人力耕種!為什麼?窮唄!別說是兵荒馬亂的現在,就算是太平之時,百姓又有幾家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牛呢?

本來勞動力就低下,再加上這個時代的農作物單一,這兩座大山足矣壓倒尋常百姓!然而,在農業可不僅僅是這兩座大山!還有賦稅、天氣等待因素!拋開這些一算,百姓能夠不餓死就已經是最大的本事了!所以,在在這個時代,普通百姓才是最大的賭徒!賭什麼?賭天氣、收成、賦稅......

但只要有了技術,那麼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但就項羽而知,在這個時代中,歷史上有記載關於農業的書籍,僅有《呂氏春秋》中的四篇!而歷史上第一部農書,則是西漢的《泛勝之書》,按照這個時間推算,距離這本書出世,至少將近還有百年之久!

但若是徐光啟能夠成功編寫出《農政全書》,並且推廣的話,那農業生產量就大大不一樣了!不敢說能比現在好多歲,但百姓收成必定比現在翻上一個倍!

項羽想到這些,就算是做夢都能笑醒,一個倍啊,到時候江東還不成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只要有糧食,管你什麼長安、武關,統統都可以給你拿下!打戰拼的是什麼?不是人數,也不是兵力,而是國力!

從戰國時期,秦國與趙國的戰鬥就可以看出,兩國拼的就是國力,而且是賭上全國國力!可奈何,趙國最後還是略遜一籌,輸給了秦國。其實你以為秦國贏的輕鬆嗎?其實不然,秦國也是大傷元氣才拿下趙國!長平一戰,秦國的損失可不比趙國少!

別看趙國四十萬大軍全讓白起幹掉,但之後的邯鄲保衛戰,趙國幾乎將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所得的利益全部吐出來,邯鄲之戰中秦國明顯輕視趙國,剛開始只派王陵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去攻打,結果打不下,損失慘重,隨後秦國增兵十萬,仍然不下,昭王改令王齕接替王陵為主將,再增兵十萬繼續圍攻邯鄲。秦軍死傷過半仍不能攻下邯鄲,從中可以看出秦國邯鄲之戰一共出兵四十萬,這裡又是傷亡過半,而後範睢於是舉薦鄭安平為將,率軍五萬攜帶大量糧草支援王齕,估且認為在鄭安平五萬大軍到達邯鄲城下時,秦軍四十萬傷亡過半,但至少仍然有二十萬大軍,再加上鄭安平的五萬,秦軍此時應該有二十五萬左右的兵力,這時便有一個問題,既然同是滅趙之戰為什麼秦國一開始不壓上大軍猛攻,非要來個添油戰術?原因很簡單:秦國國內已無兵能調。由於在長平之戰損失慘重,此時出兵四十五萬已經是秦國的上限了,否則秦軍絕對不會用添油戰術的。邯鄲之戰中雖然王齕後來在多國聯軍的包圍下率殘部突圍,但是秦軍仍然損失慘重,先期的損失加上後期被多國聯軍消滅的,損失至少高達三十萬人。從中也看可以看出,雖然趙於長平之戰損失近50萬的精銳,但是秦於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中二處的損失加起來也差不多六十萬。

若是平人數的話,秦、趙兩國都是半斤八兩,但為什麼秦國能贏?將領厲害?不可否認,白起、王翦等人,放眼全史都是頂尖的帶兵名將。但趙國也有李牧、廉頗、趙奢等大將,將領陣容未必不敵秦國!

秦國能贏,也是搭上了幾代人積攢的實力。然而,這些實力之中,秦國最大的優勢便是在糧食上!商鞅變法就不必提了,就說說秦國的地理位置和水利工程!

秦國東邊是潼關,函谷關,南面是大山。剛好處於漢中平原上,農業也是戰國時較發達的一個國家。這樣,秦國在有戰事時,它不用擔心有人會打進來,因為他有兩座關口可以讓別國的部隊不敢進來,事實上,六國的部隊就沒有能進入過秦國的國境的。全是因為這樣的地形,它的國內的經濟發展得以一直不間斷,不用像別的國家那樣,在工作時會有別國的軍隊來進攻的問題。這樣,秦國就在經濟上領先了六國了。

然後便是水利工程,在戰國時期,其最出名的水利工程有兩個,一個是“演員”韓國派人遊說,讓其修建的鄭國渠,令一個則是赫赫有名的都江堰!

秦國憑兩個水利工程,可以說改變了個國家的農業生產條件啊!水患減少不說,農業生產量更是飛速增加!幾代人的力量啊,不贏豈有天理呼?!

所以,天下根本,便是在百姓,百姓之本便是在於糧食!任何一個時代,可以缺少商人、官員,但百姓和糧食,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因為這是立國之根,離了這兩樣東西,任你再強,也只是猶如流星劃過天際。曇花一現罷了!

這也就是,項羽為何要打壓富賈,用各種方法逼世家大族吐出私有土地,轉交給農民耕種的原因!這也是項羽的治國之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