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蘊手指往下劃拉。
上面一段原話便是:
“據筆者調查,韓笑笑自十二歲起就是孤兒,從小便極為缺乏安全感。
這樣的孩子極容易在沒有獲得足夠的尊重前提下,做出衝動的行為。
在出現這種情況後,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做的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給予她愛和理解。
然後再想辦法走進孩子的心靈,從根本上解決事情,這才是一個老師應有的做法。”
“但是我們看看這位女老師怎麼做的。
先不談她還和韓笑笑同學的養父是情侶關係,按理來說更應該給予她更多的關心。
就只說作為一個老師,她在處理韓笑笑這件事情上,對於一個心理有陰影的小女孩。
一點都不柔軟,甚至是嚴厲的鎮壓。
完全沒有想過走進她的心裡,和她對話,這樣的老師確定是合格的嗎?
反正如果我的孩子有這樣的老師,我肯定放不下心。”
最後還指出,韓笑笑在初中的時候其實很乖巧的,並不像現在叛逆。
是這位女老師和其養父也就是她的叔叔交往後,才開始變化。
那麼是不是可以大膽猜測,這位女老師在生活中,也做了某些事情,才導致或者加劇了韓笑笑的叛逆。
楚蘊諷刺一笑,這個給韓笑笑的開脫貼,和原本劇情裡後期那些大肆嚷嚷的言論一樣。
這個撰稿者,市場敏感度和文字把握力還是不錯的。
可惜沒用到正道上。
他最聰明的一點是,沒有否認聚點報道的事實。
只是將聚點報道出來的東西,稱之為“表象。”
似乎他挖掘和猜測出來的東西,才是隱藏在表象下的真相。
然後,在替換一下概念。
把韓笑笑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一個好女孩這個問題。
轉變為廣義的抽菸喝酒泡吧的是不是就能武斷的判定這個女孩不是好女孩。
還抓住了一部分人判斷女生的習慣性關注點,有沒有和男孩子發生關係。
這是男權封建社會判斷一個女孩最重要的標準。
到了這個年代,還是有一部分人認同的。
這樣,既能引導一部分網友產生共鳴,也不至於直接和聚點作對。
最後,再把一個問題,拆分為兩個問題。
抽菸喝酒泡吧不服從學校教育和進局子分開。
一分開,分別反駁和解釋,就容易多了。
楚蘊慢悠悠的翻著下面的評論。
果不其然,還真有一部分人贊同。
【你還別說,我也認識一個長得漂亮乖巧的女生,結果和好幾個男的都有關係,一到週末就出去開房,被撞破了還大言不慚的說反正沒結婚,她想怎麼玩就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