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棟哲聽到筱婷說她外公家裡還有電視機後,他兩眼放光,道:“張爺爺的家裡也新買了電視。”
“我們一塊去看新聞聯播!”
......
陸澤迎接著他在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新春佳節,小巷裡不時會響起二踢腳跟鞭炮的聲音。
這個年代,當然沒有禁止煙花。
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都沉浸在煙花爆竹的海洋當中,供銷社的門口成為了小學生聚集地。
各種型別的煙花爆竹讓孩子們分外眼饞,過年時候,家家戶戶的孩子對吃喝都不上心,唯獨是喜歡玩耍。
陸澤騎著小三輪車,車斗裡是筱婷跟林棟哲,載著一車曬乾的芝麻禾,要拉到院子裡去。
除夕夜前一天的晚上,在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會燒一捧芝麻禾,孩童們會拿著家長弄好的面糕,走街串巷的去烤。
俗稱是節節糕,諧音節節高。
“圖個吉利的意思。”
“之前在筒子樓宿舍那邊住著,不太方便燒芝麻禾,現在搬到小巷,可以大膽的燒芝麻禾。”
晚上。
陸澤在院前點燃芝麻禾,篝火猛然升騰起火苗來,巷弄裡的孩子們各個捧著米糕,在各家的門前留戀烤火。
筱婷跟棟哲倆人也搭伴開始在小巷裡面溜達起來,陸澤倒是沒有跟著一塊去,而是坐在了自家門前的石階上。
母親黃玲端著碗熱氣騰騰的雞蛋麵出來,豬油渣打底,小蔥花點綴,足足兩個荷包雞蛋浮在表面。
“圖南。”
“吃飯啦。”
在面前燒著火堆,所以並不冷,黃玲笑著把碗遞給兒子,她感慨不已,只感覺今年的圖南明顯比以前大了很多。
不單單是年歲上的增長,更主要還是在待人處事方面,黃玲緩緩意識到孩子已經能夠在家裡扛事。
這讓她感慨又心疼,黃玲更希望兒子能夠安穩的在學習上面去用功,而不是頻繁的受到家庭方面的影響。
“這個寒假好好看書,既然決定要考一中,那就拼一把吧,畢竟那是市裡的重點中學。”
“家裡的事情不用操心。”
黃玲看著陸澤,婦人認真開口道。
這次從常州孃家回來後,黃玲漸漸意識到某些東西,跟父母的交談,讓她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內心。
她最先保證的是兒女的成長環境。
黃玲已經徹底下定決心,莊家那邊的人絕對不能再影響到她的兒女,任何人都不可以。
陸澤扒拉著麵條,對於明年的考初中其實並沒有放在心上,這種考試對他來說壓根就沒有什麼難度。
陸澤覺得他在初中後就可以開始稍微展現下學習上的天賦,不能按部就班的去讀完三年初中。
畢竟,還有兩年的高中要念。
第二天來到除夕這天,黃玲早早就給陸澤還有筱婷準備好過節新衣服,雖然還是縫紉機改的新衣。
但新衣的布料很好,裡面棉絨都是新新增進去的,穿在身上跟新衣服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更加貼身暖和。
筱婷臭美的在鏡子前不斷的整理著衣服,以至於嘴都合不攏:“媽媽的手藝可真好,嘻嘻,好看死了!”
這個年紀的莊筱婷已經有了女孩子們特有的愛美跡象,開始注意乾淨,喜歡洗漱,愛打扮自己。
筱婷坐在凳子上,陸澤在後面幫著妹妹在編頭髮,陸澤按照筱婷的要求編出來了她想要的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