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的宋運萍才感覺到,家鄉清河縣原來是那麼的小。
分別總是在正月,回憶是思念的愁。
陸澤坐上了回到首都的列車,這趟回家過年收穫到了人生另一半,終身大事提前解決,心裡自然是有著說不出來的開心。
“再見。”
“很快會再見的。”
......
大一學期的下半年,每個學生都已然適應了在大學的節奏。
清華依然保持著嚴苛的教學節奏。
按照陳副院長的話來說,他們這一屆大學生被學校寄予了厚望,不管是師資力量還是上面的財政支援,都拉到了最頂級的層次。
下一屆入學新生絕對不會像陸澤他們這一屆,這麼的受重視。
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跟第二屆,差距還是不小。
第一屆的學生都是萬里挑一選出來的,各行各業裡都有大把的人報名參加高考,算是在千軍萬馬裡走獨木橋。
這是近十年時間裡積攢起來的人才儲備。
所以化工系的老教授們對於陸澤的異軍突起感覺到驚豔。
這是在諸多天才裡崛起的真正天才。
回到學校,陸澤保持著自己的日常節奏,連附小那邊的輔導員工作都沒有辭掉。
學院裡開始令陸澤開始接觸到化工業的實際操作,這是學院領導們思慮再三後的決定,原本這是屬於大二才能夠接觸的課程,但學院還是打算令陸澤提前接觸上手。
沒辦法,陸澤如今的水平,確實應該提前邁步進入下一臺階。
“這傢伙,理論知識確實有一套。”
“但是實際上手進行操作跟書本可完全不一樣。”
跟清華交接的工廠是國產大廠的銀興廠,總廠就坐落在京郊北三十里處,上千工人在這裡熱火朝天的進行工作,聽說明年的銀興廠就會遷移到鄰省去。
於是,陸澤便提前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實習。
相較於普通工人,陸澤的工作時間並不固定,甚至於工作內容都不固定,屬於流動性質的實習生,學校那邊也是想讓陸澤更多的去接觸到各個環節的實際操作。
丙烯酸、乙烯是銀興廠生產的主系材料,廣泛用於建材、紡織、塗料等十餘種行業。
陸澤投身其中,好似水珠投入到溪流裡,並沒有掀起多大波瀾。
只有廠裡的領導們被上面打過招呼,說是這位實習生來自於清華大學化工系,是個新生。
陸澤受到的照顧並不算多,他按部就班的完成著屬於自己的工作,沒有出頭彰顯天賦,也沒有摻和進廠裡的諸多大事裡。
陳副院長打電話瞭解陸澤情況後,對他的這種表現卻很是滿意。
跟在大學校園不同,在實廠裡的陸澤需要的恰恰就是少說多看,見微知著。
院裡對於陸澤的期待從來不是單純的技術工種,而是能夠以一己之力扛起化工重擔的人。
於是,陸澤提前告別了在附小擔任輔導員的臨時工作,自己化身成為了臨時工,投身在銀興廠裡,默默無聞的瞭解著這裡的一切。
兩個半月的時間,轉瞬即逝。
機會在悄無聲息之間終於是落在了陸澤的手裡。
“小陸啊,廠辦剛剛打了電話過來,廠長讓你過去一趟。”
陸澤除卻週末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廠裡,學院課程並未落下,這也是院裡那些教授們放心陸澤提前接觸實操的重要原因,否則他們絕對不會這樣的去拔苗助長。
廠長是位頭髮花白的耄耋老人,聽聞明年就要退休下去。
許睦廠長看著陸澤進門,對著他露出微微的笑容:“小陸是吧?下個月部長會來咱們廠視察,你到時候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