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路,在接下來的劇情裡努力增加新意,比如新增支線劇情,或者調整主線劇情,又或者說增加新的重要人物出場……
這是一條路,孫全心裡清楚自己如果這麼做的話,也許會有一點效果,但這本書畢竟已經有一百八十多萬字,現在才做這些改變,已經晚了點,效果估計不會太好。
第二條路,一兩個月內完結這本書,然後重開一本更有創意的新書。
第三條路,減少每天寫這本書的時間,擠出一部分時間來準備新書,用現在這本書維持自己一定的收入,同時慢慢準備新書。
三條路,他知道這三種選擇各有優劣之處。
如果是他重生前,性格最偏激的那幾年,他肯定會選擇第二條路,因為那時候的他喜歡不給自己留後路,目的只有一個——逼出自己最大的潛力。
但現在的他性格早就沒那麼偏激,他知道如果選擇第二條路,一旦自己接下來推出的新書成績撲街,局面就會比現在更壞,那是他難以承受的結果。
所以,只能在另外兩條裡選了。
其實,想到這裡,答案已經在他心中。
第一條,那種修修補補的方式,是他很不喜歡的方式。
那麼,他能選的就只有第三條!
減少每天寫《我十項全能》的時間,適當放慢這本書的更新速度,空出一部分時間來準備新書。
電腦面前,孫全終於動了,起身關了電腦,下樓去洗漱,然後準備休息。
今晚休息好,從明天開始執行新計劃。
……
次日。
清晨起床,店門還沒開,孫全也沒去開門,下樓洗漱一番,自己進廚房給自己弄了份蛋炒飯做早餐,端著剛炒好的炒飯就上了樓。
開啟電腦,在電腦開機的時間裡,吃飯。
開機成功時,他飯當然還沒吃好,點開《我十項全能》的文件,看著昨晚最後一章的結尾,他一邊回憶著最近幾章的內容,一邊調出章節大綱和細綱,一邊看,一邊吃著炒飯,同時在心裡醞釀接下來的一章該怎麼寫。
雖然他昨晚已經決定從今天開始減少《我十項全能》的寫稿時間,但真正開寫的時候,他還是會認真以對。
這是一名職業寫手的職業操守。
上午、下午,一個白天的時間,他都在寫《我十項全能》的稿子。
兩個店裡的事,他已經完全不去操心,他相信鄺龍飛能打理好。
在餐飲這一方面,他相信鄺龍飛的程度,其實超過相信他自己。
他和鄺龍飛是同班同學,大學期間,他專業課的成績一直是全班倒數,而鄺龍飛是班長,一直是班上的尖子生,無論文化課還是實際操作課的成績,都比他孫全強一大截。
正常的時空裡,鄺龍飛在餐飲這一行的前途和做出的成績,也確實遠遠超過他孫全。
而這一世,他目前之所以在某些菜上做的比鄺龍飛更好,那不過是因為他有重生前的閱歷加成。
所以,把那這兩個店交給鄺龍飛打理,他是放心的。
打斷他今天碼字計劃的是……袁水清。
傍晚時分,他收到袁水清一條簡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