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孫全來到公司總部參加這個月的例會,許琴隨行。
當然,因為許琴屬於鹹魚工作室那邊的人員,這邊的會議她是沒資格參加的。
會上,孫全終於聽到上個月公司營收的具體數字,城市總代理費這一塊——1.35億。
這一塊之外,零零散散的加盟費也收了不少,有1254萬。
另外,公司分店部分的利潤,也有466萬。
當然,這些都是收入,各種成本支出的數目也不小,比如房租、人工、水電、稅費等等,也有幾百萬的數字。
但無論怎麼算,他這公司上個月的淨利潤有一億多是肯定的。
與會人員,每一個都精神振奮、喜氣洋洋,孫全放眼望去,全是一張張笑臉。
每個人的精氣神似乎都不同了。
也是,從今天開始,大家都是在資產上億的大公司任職了,那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
昨天的電話裡,鄺龍飛跟他提過,說上個月公司利潤那麼高,雖說與大家的努力沒有太大關係,但公司上個月利潤過億,管理層成員肯定是期待這個月有一筆豐厚獎金給大家的。
鄺龍飛建議孫全如果不想管理層大換血的話,最好還是稍微滿足一下大家對獎金的期望。
此時他看著大家臉上的笑容,以及眼裡的期待之色,心裡微微失笑。
也認可鄺龍飛的建議。
將心比心,如果他孫某人在一家公司打工,職位是管理層的某個崗位,某個月自己任職的公司淨利潤都過億了,而之前每個月也就幾百萬的利潤。
這種情況下,如果老闆都不發獎金的話,自己肯定也會意興闌珊,喪失對工作的積極性。
公司上個月利潤如此之高,他倒是不介意給在座的各位一點甜頭。
賞罰分明,從來都是激勵下屬工作積極性的不二法門。
但直接給獎金……他覺得不是上策。
原時空,起點那些名利雙收的大神作者,為什麼一個又一個都變得鹹魚,喪失創作的動力了?
這個問題,他一直認為是大神們的錢賺夠了。
一個個年紀輕輕,就已經動輒賺到上千萬的身家,甚至還有上億的。
那麼多錢,怎麼花完都傷腦筋,哪還有動力去寫新書?
他曾經做過一個不切實際的假設。
假設:起點給大神們發的不是動輒上千萬的版權費,而是一套價值上千萬的別墅,純稿費卻沒多少。
那樣的話,大神們還會那麼快就喪失創作的動力嗎?
是!
別墅可以直接賣錢,但如果有人捨不得賣呢?
自己住著上千萬的別墅,是不是還得努力掙錢買輛豪車配套一下?
等掙到了豪車,是不是還得再努力掙錢維持別墅和豪車的維修和保養?
住著別墅、開著豪車,日常其它方面的開銷檔次是不是也得提一提?
各方面開銷都提升一大截的話,收入少了肯定不行,大神們就不得不繼續努力寫新書,這應該算是一個良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