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可以產生哪幾種效果?
第一、可以順理成章地讓鬼差這個重要角色登場。
任何一本網文,其骨架是什麼?
除了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劇情,書中的主要角色就是讀者的一個個記憶點,主角塑造的好不好,很多時候就決定著一本書能否成功,你很難想象如果讀者討厭一本書的主角,還能喜歡那本書的。
而鬼差這個角色,在孫全構思的這本靈異文中,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可以把他寫成男二,也可以把他寫成反派男一。
這是兩種不同的寫作方向,寫成男二的話,鬼差這個角色就不能是反面角色,這個角色收拾各種孤魂野鬼,就只能寫成是他的職責所在,內心必須不能邪惡。
但如果把鬼差寫成反派男一的話,那鬼差的內心多半就要寫出惡的一面。
從製造書中角色衝突,以此來推進劇情進展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孫全覺得鬼差這個角色應該寫成反派男一。
這樣一來,男主角有了這個大反派可以鬥智鬥勇,劇情的衝突點就有了,隨隨便便就能延伸出很多劇情。
可如果這麼寫的話,男主角的能力可能就要加強了,否則,男主角陳陽只有一個陰陽眼的被動技能,只是能看見鬼魂,怎麼跟鬼差鬥?
給男主角加技能,甚至讓男主角的技能後期可以升級,就很符合網文的寫作風格,升級嘛!多數網文的主角都是不斷升級的。
可這麼寫的話,這本書以後改編成網劇的時候,難度就更大了。
特效方面的支出就是最大的難點。
特效做好一點吧,觀眾可能看得叫好,但燒得都是錢。
想節省製作成本吧!特效就只能做五毛錢的那種效果,顯得很假,會嚴重影響劇集的口碑。
所以,這本靈異文的男主角到底要不要加技能?鬼差到底是寫成男二,還是寫成反派男一,孫全挺猶豫,暫時還沒有考慮好。
第二、鬼差的出現,可以順理成章地將之前的大劇情來一個大結局,在這個大結局的過程中,隨著女主角已經死亡的事實揭露,前期鋪墊的那些看似平平無奇的內容,會瞬間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男主角給讀者留下的負面印象也會瞬間被扭轉,整個劇情都會得到昇華,也能順理成章地把女主角送去投胎轉世,給男主角的感情戲畫一個句號。
第三呢……鬼差的出現,除了給前面的劇情畫上一個句號,實際上,他的出場,除了有承上的作用,還有啟下的作用。
比如鬼差一出場,前面那看似純粹的都市文風,突然就變成了靈異的故事,並且,隨著鬼差的登場,也會讓讀者期待後面的故事。
等等。
孫全打算把這篇靈異文寫成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起來的合集。
形式上,有點像他之前寫的《不死龍戒》。
《不死龍戒》也是幾個故事串聯起來的,男主角每一次的轉世重生就是一個故事,幾個故事,因為男主角的幾次轉世重生而串聯在一起,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
而孫全最近構思出的這篇靈異文,同樣是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而成,與《不死龍戒》不同的是——這本書的男主角不會一次次轉世重生。
之所以形成一個個小故事,是因為男主角的陰陽眼,使他接下來的人生中,不斷出現一個又一個鬼魂。
每一個鬼魂的出現,就是一個小故事的開端,而每一個鬼魂最終被鬼差抓去轉世投胎,就是那個小故事的結束。
有點鐵打的男主角和鬼差,流水的鬼魂的意思。
原時空那部曾經大火的《靈魂擺渡》,主線上就是這種風格,男主角和鬼差貫穿整部劇,一個個鬼魂,就像《一生有你》那首歌裡寫的一樣——“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
而那部劇的男主角和鬼差,也像那首歌裡的另一句歌詞——“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
除了那部《靈魂擺渡》,孫全還聯想到自己曾經看過另外幾部口碑不錯的電視劇。
那幾部劇在形式上,也是差不多的形式。
比如《午夜計程車》,一個開計程車的中年男人,總是在午夜開著計程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從而目睹深夜時分發生在大街小巷中的一個個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一種帶著觀眾旁觀一座城市的眾生相的味道。
還比如島國的《深夜食堂》,一個有故事的老男人經營著一間小小的深夜食堂,也是透過那個老男人的視角,來觀看發生在那個小食堂裡的一個個故事,各種悲歡離合……
等等。
曾經有一段時間,孫全很喜歡看那樣的劇集,雖說那樣的故事,幾乎都沒什麼大場面,也沒什麼特效,劇情看似平淡如水,都是些家長裡短的瑣事。
但透過那些劇集裡呈現出來的一個個小故事,能給他帶來很多感觸。
能令他領悟到一些人生的道理,以及對現代都市生活下,各種普通人生活和心理的揣摩。
他自己就是寫故事的,需要領悟的東西很多。
學無止境這個詞,乍一聽很有格調,其實真正體會到這種感覺後,每個人都會覺得無力。
特別是像他這個職業的人,年少的時候,以為自己才華橫溢,動不動就容易側漏,可實際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