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周位列二品官員,雖然沒有實權,但名義上卻相當於太子的老師,若未來太子即位,那無論宋知書修為實力如何,但有一點無法改變,他會是帝師!
帝師啊。
即便各大學派理念不同,但儒家講究治世之道。
能夠成為皇帝的老師,怕是無數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
更別說,還有全力培養這個承諾了。
須知。
王派一脈,背靠大周王朝,有享之不盡的資源。
所以,在此時此刻,雲州書院門口,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有讀書人,有修士,也有凡人,不過他們不敢靠近,只是被鄭文公的那句話所震驚。
同時其中也有些讀書人,帶著驚愕的眼神,看著宋知書。
誦唸大學之道,引起天地之音,誰人不曉啊?
難怪能夠引起兩大學派注意。
而他們也更想知道,宋知書究竟會作何選擇。
“鄭先生說的策玄,本姓李,乃是這一代王派儒家當中最出色的大才,也道儒雙修,仙道在金丹境,儒家在君子境,才華橫溢,極其出眾,被稱為儒家當世三傑之一。”
陳景雲在一旁暗中開口解釋:“不過說起來,這李策玄還要稱呼宋先生您一句先生呢。”
“當初他在知行境,久久不得入境,正是因為您的大學之道,才可抵達君子境。”
原來如此。
宋知書聽到這句話,點了點頭。
對方口中的李策玄,別的不說,堪堪那金丹境修為,卻是極其厲害了。
而且還能在儒家一道上,達到君子境,這一點已經勝過許多人了。
不過很快,他面露疑惑,忍不住傳音:“你所說的儒家三傑,又是哪三位?”
“所謂儒家三傑,是現今我輩讀書人中,最出色的三人,分別為王派李策玄,宗派宗禮,這最後一個,便是宋先生您呢,其他那兩位,也來了這雲州城。”陳景雲回答。
還有我一個?
宋知書不由有些意外,自己可沒聽說過這回事啊。
但對此,他並沒有過於在意,明白現在儒家不再受到壓制之後,出了許多大才,所謂三傑,不能真的說是最厲害的幾人,只是選出的代表而已。
只是不由的,宋知書突然皺了皺眉頭,忍不住道:“宗派那位姓宗,莫不是聖人後代?”
上一位聖人,便是宗姓。
“不錯。”
陳景雲點頭。
連聖人後代都出來了啊,看來以後的聖道之爭,確實非同凡響。
“公文兄果然好氣魄啊。”
但此刻,站在旁邊的岑行遠在聽到鄭公文給出的承諾和待遇後,不由皺起眉頭,隨即將目光放在宋知書身上,直接道:“我宗聖一脈,或許給不出什麼高官厚祿,也沒有什麼很高的地位,但若是宋小友能夠入我宗派,不日我便會將聖人原本手札拿出,借與小友觀閱。”
宋知書悟出大學之道,被奉為儒家典籍,有多重要只有他這樣的大儒才知道。
為了讓對方能夠入自己一方的學派,岑行遠自然不會吝嗇。
聖人原本手扎?
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