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們而言,宋知書可不同於別的讀書人啊。
很快。
在岑行遠的帶領下,宋知書入了雲州城。
街道很寬,足夠十輛馬車並行,兩邊屋舍儼然,更遠處又有一座座大殿,縈繞華光。
與青州不同,街道上除了修士之外,更多的是凡人,有茶鋪、酒肆、包子店,甚至還能看到賣藝之人,好不熱鬧,一副紅塵煙火氣氣的模樣。
顯然,在這雲州,凡人與修士共居之,相互交融,又互不侵犯。
能做到這一點,毫無疑問城內的規矩很嚴苛。
否則就一般而言,凡人和修士是很難和平共處的,容易出事,可宋知書一路看來,卻沒有發現這種情況,但想想也很正常,畢竟此乃聖人所建之城,還有大周王朝在背後。
加上諸多的儒家讀書人,即便是修士,宗門弟子,也要嚴格遵守。
“宗聖有言,儒家道理要在世人中尋,講究入世,若遠離凡塵,反而是落了下乘,這也是宗聖一脈歷來奉行的宗旨,所以在這雲州,凡人與修士地位相等,誰若犯錯,皆公平處置。”
似乎感覺到了宋知書的異動,岑行遠面露笑意,一一開始解釋,繼續道。
“說來,此道倒與小友在太昊劍宗曾講究的公平相近呢。”
宋知書做的事情,他基本上是一清二楚。
講究公平,知善行善。
宗聖所開創的聖道,與之相近,所以此刻岑行遠才會開口。
“原來如此。”宋知書聞言,點了點頭,眼中有一抹光芒湧動,似乎猜到了什麼。
見此,岑行遠沒有多言,繼續向前,同時在其腳下,儒家正氣湧動,托起宋知書和陳景雲快速向前,同時觀看這雲州城風景,快速朝著雲州書院的方向而去。
同一時間,雲州城,南派儒家駐地。
大堂中。
幾位大儒聚集在一起,各自落坐。
“聽聞宋小友前段時間就已經啟程,來此參加龍源大會了,不知什麼時候會到啊。”其中一人開口,正是寧平大儒,眼中帶著些許期待之色。
“應該就這幾天了,我已經派人日夜在各個城門口守著,待宋小友一到,我們就會有訊息。”
開口的人是徐元,也是當初前往太昊劍宗傳道的四位大儒之一。
“可惜古云兄還在做最後的籌備,暫時脫不開身,不然到時候我們便可以與古云兄一同去迎接宋小友了,若到時候宋小友參加龍源大會,想必我們又會有勝算了。”又有大儒開口,是李敬。
這一次南派儒家,由於大學之道被限制,不能拿出來,宋知書可以說是他們的一個希望。
此話,也讓在場幾個大儒一齊點頭,沒辦法,此次大會只讓年輕一輩讀書人參與。
即便幾人也有學說,但總不可能直接拿出來交給學生,在大會上提出吧?
那樣就算拔得頭籌,也有些勝之不武。
“各位先生,不好了。”
而也就是在這時候,一名年輕人突然從外面跑入,微微見禮後便直接開口:“我看到宋先生入了城,但卻被岑先生接走了,看樣子是要去雲州書院。”
此話一出。
寧平等大儒全部站起身來,齊齊開口:“不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