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袁明,王衝父母就是散修,所以從小就開始接觸修行之道,不過因為父母靈根低微,以至於他的天賦也不高,修行起來進展緩慢,不過他也從未氣餒。
慢慢的,隨著時間推移,王衝終於完成了練氣,告知父母這個好訊息。
父母也為他高興,三口之家,渡過了一段平淡卻溫馨的日子。
因為是獨子,他備受關注疼愛,性格方面不太好。
有時候惹事,也是父母出面平息。
是啊。
無論散修亦或者凡人,誰不曾為人子呢?
不過王衝的這種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某一日父母外出做任務,就再也沒有回來了,這一年,他二十歲,而也就是這一年,王衝開始了獨自一人生活。
可因為他性格上的缺陷,很容易得知人,散修還好,有時候招惹宗門弟子,基本上是暴打一頓。
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王衝修行進展很慢,不過因為自小有父母的教導。
他始終保持了內心中有一份善意,即便這份對外的善意不多。
後來,王衝遇上林成和李先松。
三人都是散修,性格相投,組成一隊,艱難地在這大世之中生活。
和袁明一樣,他們的修行也拮据,不說法寶,有時候丹藥都不捨得買,三人相互扶持,最後林成率先築基,那一日,三人喝了很多,約定再做幾個任務,三人或許就全都是築基境了。
一如當初在太昊劍宗,宋知書與李刀等人,相約一同築基。
不同的是,後來,他們遇上了宋知書,成功築基。
又是青州妖魔之亂。
三人收穫越來越多,進展也越來越快。
不久之後又開始前往晉州,去做另外一件任務,再次遇上了妖魔。
而宋知書看到,王衝因為實力弱,對於妖魔很恐懼,可依舊沒有立即離開,想要在陽城做點什麼,可最後,卻無能為力,覺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後來,他與眾人來到了虞城,覺得有希望阻止妖魔封鎖晉州,便選擇留了下來。
可多日的大戰,已經王衝筋疲力竭,心中亦有絕望。
但依舊選擇守護最後的希望。
不久後,理解而亡。
臨死之前,王衝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意義,能否護住那數千萬百姓,妖魔太強了,所以這時候的他內心充滿迷茫。
宋知書看到了最後,從旁觀者的角度,再一次看盡了一個人的一生。
不同的是,他能明顯感覺到王衝內心的那些掙扎。
的確,是人就會有恐懼,會絕望。
哪怕修士也不例外。
尤其在最後迷茫的時候,也開始懷疑自己做某些事情到底有沒有意義。
“王衝知道有善,心中也有善,原意利用這份善良去做一些事情,但妖魔強大,以至於他內心中的善被恐懼壓過,產生了懷疑和迷茫。”宋知書能清晰感覺到對方的心緒,那種迷茫,曾經自己也有。
而他也相信,除自己和王衝之外,想必在虞城中的所有修士心中,也有過懷疑。
知道有善,但也知道有惡。
而當妖魔來襲,就是惡的力量逐漸強大起來,壓過了心中之善,所以善的力量就會弱小,這就是不穩定的時候。
宋知書是經歷者,所以完全能感同身受。
妖魔之爭,不就是善惡之爭嗎?
妖魔利用人心中的惡,獲取惡的力量,壓制人心中之善,這就是他們的目的。
修士心中有善,可在抵不過惡之時,又該怎麼辦呢?
這一點,宋知書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