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啟蒙很重要,但比起深入去講一些儒家道理,卻要簡單許多。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聽學的人基本都沒有入境。
只需講一些淺顯的道理,讓學生知道何謂儒家之道便可。
其實這種事情,程宏自己便可以完成,但他並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宋知書的儒家天賦,還有對那大學之道的理解,更為重要的是,這是對方第一次講學,無論如何,青州書院都不虧。
故而他一早就打定了這個主意,然後青州登門來訪,意義重大。
宋知書在聽到程宏的解釋後,稍作沉思。
對方說的確實不錯。
且只是對於沒有接觸過多少儒家的學生進行開蒙,難度並不大。
還有一點,此次講學報酬有十萬靈石,顯然是有過計劃,知道自己道儒雙修,靈石非常重要,十萬靈石也不是什麼小數目啊。
去青州書院講學之行,可以答應。
但宋知書並沒有直接開口,在沉思過後直接道:“先生要我去青州書院講學也並非不可,只是在下也有一個條件,若先生可以應允,在下今日便可做準備。”
“宋先生但說無妨。”聽到此話,程宏心頭大喜。
而對於宋知書主動提出要有條件,他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畢竟是自己有求於人,且還算是佔了便宜,別人提出條件也是人之常情。
只要能做到,程宏認為完全沒有問題。
“此次講學,我希望青州書院可以大開方便之門,城內但凡有興趣的,皆可入內聽學,不設立任何要求。”宋知書緩緩出聲,說出了條件。
如今妖魔出現,城內人人自危,想要接觸儒家,雖說是臨時抱佛腳,但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宋知書從林成等人口中知道,能入青州書院的人並不多,名額有限。
自己又非青州書院之人,做不了什麼,但如果是講學的話,完全可以自行做主誰可以聽,或許這樣做吸引不了多少人,也幫不了多少人,可既然可以做,那為什麼不做呢?
讓更多修士接觸儒家,不說能培養出未來幾個真正的讀書人,可至少能盡綿薄之力。
現在沒有人知道,此次妖魔事件會在什麼時候結束,而儒家力量是唯一能對付妖魔的手段。
宋知書所想的亦非常簡單,就算只能為一人開啟儒家之路那都是好的,至於其別的,他沒有思考,只覺得這樣做算是力所能及。
畢竟今日前往萬世閣,那麼多散修被阻擋在外,他亦有觸動,能盡一些力便盡一些。
“這...”
程宏聽到此話,稍作沉默,便直接回答:“青州書院可以答應。”
他心裡其實猜到了宋知書這樣做的目的,但內心中也並不是很理解,因為有些人確實沒有修行儒家的天賦,就算講了,可能都悟不出道理。
當然這並不代表程宏不認可,因為此舉乃有教無類,乃君子所為,自己心裡是敬佩的。
至於為何青州書院不去這麼做,一是沒有精力,二是很麻煩。
但如果只是開一堂講學的話,還是可以的。
“如此,學生便沒有問題了。”
見對方答應,宋知書露出笑意,站起身來微微作禮。
“好,請宋先生準備三日,三日之後,景雲會來迎接先生前往青州書院。”程宏當即開口,能達成目的,他心中自然也很高興,同時給了三天的準備時間。
正好這三天,自己也可以將講學之事擴散下去,引得更多修士來關注。
隨即,程宏與陳景雲師生二人,面向宋知書微微躬身告辭。
畢竟事情已經說完,不好再叨嘮下去。
宋知書則將二人送至門外,等待他們離開後,才關上房門,盤坐而下。
“儒家講學,不可敷衍,尤其是啟蒙,更要慎之又慎,所以講什麼很重要。”宋知書盤坐在床榻上自語,神色亦有些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