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的比賽就要開始了,甘國陽終於穿上了簡陋的紅色小馬甲,踏上了體育館的木地板。
整個夏天,甘國陽都是在奧克蘭街頭的水泥地上消耗自己的體力,正規的籃球場地是一次都沒去。現在重新站上這楓木地板,感覺還怪不習慣的。
“你好菜鳥,你可真厲害,第一天來就讓法瑪爾臉色差成那樣,希望你在UCLA能夠待得愉快。”一隊的控球后衛走到甘國陽面前和他說道。
“我看到他的臉就有一種想吐的感覺,這個傢伙總是這樣一副便秘的表情嗎?”甘國陽說起話來也是毫無顧忌,他卻沒想到這裡可不是帕羅奧圖,在那裡他說任何話都沒有人會計較。
一隊的控衛沒有說什麼,只是笑了笑,便開始做好比賽準備。
甘國陽拿著球走到邊線,準備發球。
“嗶嗶!”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下半場15分鐘的比賽正式開始了,二隊依然落後一隊2兩分。
在中場休息的時候,甘國陽和二隊的隊友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在開場的時候繼續執行上半場的進攻戰術,依靠外線傳導和跳投為主。
同時,甘國陽替換下了6尺9的大前鋒,這樣二隊的陣容就是一大四小,一箇中鋒配上三個後衛和一個小前鋒。
這種陣容配置在21世紀內線匱乏的情況下將會一種主流配置,但在八十年代,這就是赤裸裸的怪胎。
甘國陽可管不了怪胎不怪胎,在下半場一開場沒有進攻重擔的情況下,他開始兢兢業業地完成為外線進行擋人掩護的任務。
正規中鋒和大前鋒的擋人就是不一樣,甘國陽個子更高,身體更壯,他的掩護擋人質量明顯更高。
二隊的控衛在弧頂依靠甘國陽的掩護順利地躲過了防守人的糾纏,持球向內切入,一隊的內線不得不提上來補防。
但二隊壓根沒想往裡打,控衛一看吸引了防守,立馬把球回傳給了向外拉了一步的甘國陽。
甘國陽接球后,單手高舉籃球,沒有做出進攻的動作。顯然他在尋找傳球機會。
這時,位於左翼的得分後衛心領神會,立刻從進行外圍橫向移動,向著甘國陽繞過來。
防守球員自然要緊盯著不放,因為得分後衛一旦依靠甘國陽的掩護從正面切入,那麼甘國陽就可以一個直塞球直接傳到後衛手中,形成空切上籃的機會。
然而當得分後衛繞著甘國陽這個大柱子轉了半圈,卷切入三秒區後,甘國陽並沒有把球往裡塞,因為一隊的球員已經跟進到了內線,封堵二隊的空切機會。
但二隊一開始就沒想著要往裡打,他們的注意力其實還是集中在外線進攻上。
一隊防守上的收縮給了二隊外線機會,就在二隊控衛把球交給甘國陽之後,他已經依靠小前鋒的掩護,從底線繞了一圈溜到了左側,正好填補了得分後衛轉向正門的空缺。
這樣,一隊左側底線的防守已經被得分後衛給帶走,形成了一個大空位,甘國陽是人到球到,在己方控衛到達底線零度角後,立刻把球傳到。
出手,命中,扳平!
上半場的二隊火熱的手感還沒有完全冷卻,依靠這一次空位投籃將比分扳平,28:28。
“耶斯!乾的漂亮,你們他媽的真是天才!”甘國陽大聲喊道,毫不顧及一隊老球員們難看的臉色。
“格雷,給這個囂張的傢伙點顏色看看,他還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的樣子。”一隊的控衛一邊運著球,一邊和球隊的中鋒格雷說道。
“沒問題,待會兒就把球傳給我吧。”
很快,二隊落入陣地,這次他們依然使用著保守但最穩妥的人盯人防守。
一隊卻沒有再使用伸縮排攻戰術,他們的7尺中鋒格雷開始在低位頂著甘國陽要球,他是想要直接單打。
甘國陽在這個夏天雖然沒有進行正規的戰術訓練,但他從沒有落下對自己中鋒技術的磨鍊。
在街頭打球使用中鋒技術難免被人詬病不夠好看,可是,甘國陽總是能夠在中鋒和後衛之間靈活地切換,反而給街頭一味地外線單打帶來一些變化。
這也讓他在奧克蘭街頭名聲大噪。
現在回到了正規的比賽中,甘國陽將要面對的是一個身高七尺的中鋒。
在卡位對抗中,甘國陽已經開始感到一些壓力,這是他在高中比賽中沒有體會過的,因為在高中比賽裡他從未遇到過七尺的長人。
2寸身高的差距看上去不大,不過一指之長,可是在籃球比賽中一指之長往往決定著你能不能躲過一次蓋帽,能不能打進一個關鍵球。
而且,身高的差距帶來的還有體重和體形上的差距,甘國陽經歷一個夏天,體重已經增長到了210磅。但面對身高七尺,體重應該達到220磅的對手,他還是感到有些吃力。
格雷就像一個大門板一樣壓在甘國陽身前,甘國陽除了死命地往前頂之外,幾乎沒有辦法做其它動作。
看來,大學中鋒的卡位技術都非常紮實,甘國陽想像以前那樣依靠技術取勝是沒那麼容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