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隊在這輪比賽前,顯然是做過了充分的準備。
今年的新秀薩姆帕金斯的到來,很好地補充了小牛的內線,給予了小牛內線更高的天賦和活力,也彌補了上個賽季主力大前鋒佩特康明斯出走紐約的損失。
八十年代的NBA新秀和後來的不太一樣,他們絕大多數都是讀完四年大學才參選NBA,即便像喬丹這樣提前參選的天才,也是讀到大三,打了三年的NCAA才離開。
所以那時候的新秀們即戰力普遍比較強,許多高順位的新秀在第一個賽季就能夠給球隊帶來很大幫助。
而他們原有的穩定後場輪換陣容阿奎利、文森特和布萊克曼的組合,依舊是NBA最具攻擊性的後場輪換組合。
不過,和上個賽季獲得奪得西部第四,並且首輪淘汰西雅圖超音速殺入西部半決賽的成績相比,本賽季的小牛還是因為諸多原因成績上出現倒退。
面對本賽季高歌猛進的波特蘭開拓者,開賽前媒體普遍認為小牛在開拓者手下是走不過三個回合。
沒想到,小牛依靠更強的戰鬥意志,以及戰術上的合理安排,外加一些必備的運氣,竟然在首場比賽頂翻了開拓者。
在第二場,開拓者開場時候的氣勢沖天,也完全在小牛主教練迪克莫塔的預料之中,他知道開拓者肯定會在主場全力反撲。
只不過,他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開拓者的反撲領導者,是甘國陽。
系列賽前,迪克莫塔在小牛的準備上就思量過,在雙方有實力差距的情況下,著力掐對方的哪一個點,對開拓者的傷害最大。
按照常理來講,防守方主要都是要針對對手的第一攻擊點,不能讓第一攻擊點打出狀態,否則在季後賽裡面,被球星接管比賽將是相當糟糕的局面。
開拓者的第一攻擊點自然是範德維奇,他在常規賽場均拿下22.6分,是球隊的頭號得分手,擁有極為精準的中遠距離投籃和無可阻擋的罰球。
但迪克莫塔認為,範德維奇雖然攻擊力強勁,但他對於開拓者來說並不是不可或缺的。
在沒有範德維奇的比賽中,開拓者雖然有時會陷入火力不足的窘境,但外線能人眾多的開拓者還是能夠彌補這個漏洞。
開拓者真正的命門在於內線,甘國陽的到來毫無疑問極大增強的開拓者的內線實力,同時整個開拓者在防守上也是非常依賴甘國陽提供的禁區保護。
在進攻當中,米切爾桑普森也是逐漸讓出出手數,他的場均得分下滑到了15.7分,甘國陽的則是承擔了很多內線單打的職責。
擁有強力的內線單打點,是一個球隊平衡進攻,豐富進攻體系的關鍵所在。
小牛並沒有強大的內線單打點,所以迪克莫塔決定,用自己的內線作為兌子和開拓者內線兌掉,全力遏制甘國陽。
同時,讓自己的外線和開拓者外線火拼,並用大量的突破與籃下衝擊,來給開拓者製造壓力。
真正到了比賽當中,莫塔沒有想到,帕金斯竟然超常發揮,對比甘國陽的發揮失常,也是賦予小牛更多的贏球要素。
當然,即便如此,小牛在首場也是慘勝,而從第二場開場的苗頭來看,小牛的壓力將非常巨大。
“包夾,我們還是要堅決地包夾!不要讓甘在內線輕易得到球,兩人包夾,或者三人包夾,他的傳球能力有限,要造成他的失誤!”莫塔暫停時在替補席上對球員們說道。
現在聯盟的教練都知道,甘國陽轉移球能力弱,包夾是對付他的最好辦法。
只不過在常規賽,甘國陽既然不是開拓者的戰術絕對核心,讓他打打也就打打了,他遇到的包夾並不算特別多。
可是在針對性極強的季後賽,雙方都是抓住對方的一個弱點就往死裡打,小牛想要扼制開拓者的內線進攻,必然會一直貫徹實行包夾策略。
“不要害怕包夾,要耐心,多給甘接應,多傳導,我們要從內線開始,帶動全隊的進攻。這對你來說是全新的任務,但你要承受住!所有人,打出你們的強度來!我們要把這種強度保持到終場!”拉姆齊則在替補席上要求繼續打甘國陽這個點。
顯然這是甘國陽在常規賽比較少遇到的待遇,因為拉姆齊也知道,小牛的命門就在於內線的孱弱,他也要盯住小牛的內線往死裡打。
同時,拉姆齊把桑普森放到板凳上,也是為了延續內線的火力,給小牛的三秒區不斷施壓。
很快,100秒的長暫停結束了,兩分鐘的時間足夠讓任何高潮冷卻,甘國陽的那三個扣籃已然過去,對於開拓者的記分牌來說,那也只是6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