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運總是形單影隻,而厄運常常結伴而來。
1:2的落後,讓系列賽的形勢有了扭轉,但對開拓者來說,還沒有那麼糟糕,拿下第四場,就能打平回到主場進行天王山之戰。
可是第四場比賽之前,德雷克斯勒在訓練中扭傷了左腳踝,隊醫經過檢查後確認,德雷克斯勒至少要缺席兩場比賽,也就是說,德雷克斯勒要等到第六場比賽才能上場了。
而那時,開拓者能不能回到休斯敦還是個問題。
傷病在季後賽的旅途中是難以避免的,整個賽季,德雷克斯勒一直受到腳傷的困擾,出勤率時好時壞,在高強度的季後賽出現這樣的狀況,誰都不想,但畢竟發生了。
這下開拓者的處境變得極為糟糕起來,德雷克斯勒是球隊外線戰術的關鍵點,非常重要的核心球員,少了德雷克斯勒,開拓者至少在快攻、突破、籃板保護等幾個方面實力受損。
原本就運動能力不足的開拓者外線,少了最強的突擊點,可謂雪上加霜。
5月17日,在頂峰球館,第四場比賽開打。
為了應對德雷克斯勒突然受傷的困局,拉姆齊經過一番思量後,還是將傑羅姆柯西推上了首發,吉姆帕克森繼續做第六人。
柯西擁有不遜於德雷克斯勒的運動能力,還有著更好的防守,但他完全沒有德雷克斯勒的進攻天賦,進攻的重擔更多的壓到了甘國陽和範德維奇身上。
火箭一如上場比賽,讓拉爾夫桑普森對位甘國陽,前頂後蓋,不惜一切代價阻止甘國陽拿高分。
甘國陽孤注一擲,整場比賽持球猛攻內線,上半場怒砍25分,讓開拓者領先進入下半場。
但半場的瘋狂得分讓甘國陽體力消耗極大,他在進攻端的每次出手都要耗費很大精力,在防守端他的任務也異常繁重,米切爾桑普森已經不太可能單人搞定拉爾夫了,因為拉爾夫桑普森開始更多地用面筐跳投去對付米切爾,他和奧拉朱旺不再用雙低位,而是用高低位增加進攻的靈活性。
甘國陽上一次季後賽拿雙四十,對位的是老將吉爾摩爾,比賽打完都覺得累到不行,現在對奧拉朱旺外加桑普森,他體力再好,半場出手18次,還大多都是單打,也會覺得吃不消的,這可是西部決賽。
下半場,甘國陽的體力問題開始暴露,第三節他還能勉力支撐,第四節他終於撐不住了,進攻端命中率直線下降,火箭拼了一場的高強度防守終於起了效果。
沒有了德雷克斯勒,開拓者的進攻就少了一根連線內外線的紐帶,前三節甘國陽和範德維奇都發揮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進攻能力,可到了第四節,過多單打帶來的疲勞,以及角色球員欠佳的發揮,讓開拓者一瀉千里。
一如兩隊的第一場比賽,火箭抵抗了三節在最後一節崩潰,本場抵抗了35分鐘的開拓者,也終於被擊垮,火箭突然一波12:0的高潮,將雙方的分差一下子拉開到11分。
原本上半場還保持領先,之後優勢被一點點蠶食的開拓者,在火箭這致命的一波流進攻中倒下——他們根本防不住火箭的連續衝擊,外線各種被一步過,到了裡面甘國陽哪怕是千手觀音,可對面也有兩尊大佛啊!
迴天無力!
缺少大將的開拓者,終於以107:119,第四場客場敗北,在拿下了西部決賽第一站後,遭遇了和湖人一樣的境遇,三連敗。
距離被淘汰,僅一場之隔。
甘國陽本場拿下了41分,17個籃板,3次蓋帽,範德維奇29分,6籃板4助攻,無奈其他球員狀態全無,整體發揮不如火箭,只能吞下失敗的苦果。
…………
“開拓者即將遭遇湖人一樣的命運,火箭雙塔勢不可擋。”
“開拓者折損大將,火箭連扳三局。”
“半決賽重演?開拓者能否重拾信心?”
………
賽後,媒體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西部決賽上,畢竟另一邊東部決賽實在沒什麼看頭,凱爾特人進入總決賽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看來,火箭距離總決賽也已經近在咫尺了,很多報紙編輯都開始撰文回憶1981年的那次總決賽,火箭同樣是擊敗了湖人,領銜的同樣是一個超級中鋒。
在西部這幾年中,似乎也只有火箭,是湖人最大的苦手了。
對於開拓者?抱歉,明年再來,或者甘已經盡力了,但他還不夠好,或者開拓者只是一支常規賽球隊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