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員和資金都佔據優勢的情況下,票房卻少了五個億。
如此對比之下,給人的感覺就是葉楓的新電影質量下降了。
果然,這點很快就被人拿出來帶節奏。
一個影視點評博主把自己的分析寫成小作文發了出來。
他在文中說了演員和資金的對比分析,對兩部電影的題材型別提都沒提。
可就算是如此,依舊有很多人覺得有道理。
“博主分析的很不錯,和寫歌相比,葉楓的電影水平也就到這了。”
“這很明顯好吧,第二部電影的劇情真的垃圾,葉楓這水平還是別寫劇本了。”
“我聽說第二部電影是葉楓當導演,別人說什麼他根本就不聽。”
“真的笑了,拍了一部好電影看把他膨脹的,自己知道什麼是導演嗎?”
“以後真的不能期待葉楓的電影了,估計也拍不出什麼好片了。”
……
原本很多人以為葉楓會在影視領域取得和樂壇一樣的成就。
現在看來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
甚至很多葉楓的影迷粉絲也是這樣認為。
以為他能改變現在影視擺爛的現狀,看來還是不行。
現在的影視領域都想著怎麼撈錢。
拍出來的都是非常商業化的電影。
影片內容公式化,完全沒有新意。
也就葉楓上次的《夏洛特煩惱》拿出了全新的題材,讓很多觀眾眼前一亮。
可是這才多久,葉楓的電影也開始走商業化的道路。
不少觀眾感覺非常失望。
……
對於網上的討論,嘉航沒有理會。
並不是葉楓和楊密沒有看到,而是完全沒有回覆的必要。
這很明顯是有人在故意帶節奏。
而且帶節奏的方法非常低階。
只要是有一些自己想法的網友,都不會相信這些。
那些看過電影的觀眾更加不會相信。
電影的題材對票房的影響是很大的,這不是誰就能輕易改變的。
還有就是,現在不在網上回復,是因為很快就有一種完美的解決辦法。
嘉航!
“國外一週的票房資料出來了,這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