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一過,上座率立刻就降了下來。
全天下來,都不如首映當天的一半。
對於這個結果,楊密也知足了。
看了幾天的上映情況,預估電影第二部的票房應該在三億左右。
相對於第一部電影,可以說是直接腰斬了。
整個嘉航公司並沒有這件事而煩心,反而是每個員工的工資多發了10%。
兩部電影的總票房可是達到了十億。
四千多萬的投資,收穫十億的票房。
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
公司可以說是大賺特賺。
於是楊密一高興,就給員工們發福利了。
這讓原本還擔心的員工們,全都喜出望外。
嘉航過的這麼好,很快就有人看不下去了。
那些投資上億的大製作還拿不到十億的票房,你這種小製作憑什麼。
樹大招風就是這樣道理。
很快網上就出現很多關於電影的負面報道。
其中有一條是出自一位職業影評人,熱度非常高。
標題是【究竟是被低估的影片,還是在消費粉絲情懷!】
這篇文章中全面分析了楊密的兩部電影。
從劇情到故事安排,再到人物塑造,可以說是把兩部影片點評的一無是處。
並且這篇文章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認可。
很多人都在下面評論。
“分析的太到位了,我看第一部時就是這種感受。”
“很難想象,這種垃圾片竟然會有人去看,還看了兩部。”
“真不知道這十億的票房是怎麼來的,不會是自己刷的吧。”
“肯定和博主分析的一樣,這兩部電影就是來消費粉絲情懷的。”
“這兩部電影?別忘了後面還有一部,一個歌手寫的劇本,我真的笑了。”
“不愧是一個公司的,火起來之後就瘋狂薅粉絲羊毛。”
……
在網友們討論的時候,不知道是誰開始帶節奏。
瘋狂的把問題引到葉楓還沒有開始宣傳的新電影上。
原本因為葉楓歌手的身份,新電影已經讓人懷疑。
現在更是被人說成葉楓在消費粉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