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父子三人想走,太平軍士兵是萬萬阻攔不住得。
戰術撤退實施過程中,以薛氏父子為漢軍大部隊殿後,所以太平軍雖然想要依靠人數留住漢軍,但是做不到。
漢軍還是安然的在距離冶縣縣城一舍的地方安營紮寨了。經過大半天驚心動魄的戰鬥,漢軍大約傷亡了兩萬多人,太平軍大約傷亡了逾五萬人。
趁著難得的停戰間隙,雙方收攏了陣亡將士的屍體,避免疫情的發生。
此時,漢軍主營。
“仁貴,你說你自有妙計,不知計將安出?”
“父親,我觀太平賊軍的猛將已死傷殆盡,其士兵經過了大半天的戰鬥,大都精疲力竭,戰意大減。畢竟,賊軍論精銳程度,與我軍乃天壤之別。”
“兒慣識天文,今晚西北風必起,此乃火燒冶城的絕佳機會。成大事者必不拘小節,為了勝利,名聲和道義與否,仁貴早已置之度外。”
作者在這裡宣告下,歷史上的薛仁貴絕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仁人君子。古話說的好,慈不掌兵。
大家不信可以翻翻新舊唐書,大家就可以明白,薛仁貴是名將不假,但是他的心狠手辣也不假,大家不要被影視劇迷惑了。
“仁貴既已成竹在胸,那就把詳細計劃講講吧。”
“晚飯時分,吾遣史文恭,蘇定,欒廷玉,李助將軍,分別扮作柴夫,漁夫,江湖雜耍人和算命先生,攜點火裝置潛入冶城,三更時分,點火為號,冶縣城破,就在此時!”
“大善!不愧是我薛舉的兒子!眾將官,就按仁貴說的辦吧。”
諾!
冶縣城,太平軍主營。
“玉成,雲山,朝貴,秀清,紅妹,你們死的好慘啊。。”洪秀全痛哭流涕,全無了天公將軍的威風。
洪秀全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封被拆開的錦囊,這錦囊是經過太平軍全部高層將領共同商議,然後由李秀成執筆所寫。
右側文官首領,是一個身材修長,溫潤如玉的公子。此時,這個公子原本的神采飛揚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如死人般的眼神。
“娘子,我知道你還沒有走遠,你放心,夫君,很快就要來和你團聚了。不知,你能不能找到,來接我的路。”
這個公子就是忠王李秀成,太平軍的第一智囊。
李秀成本是小貴族出身,所以有幸讀過幾年書,更兼李秀成天資聰穎,故練就了一身不俗的謀略。
李秀成的出身,在太平軍的眾人中,可以說是最好的。
李秀成擦乾了眼淚,然後道:“天王,我觀賊軍此時撤退,似乎時機有些不對,怕是有什麼中牟啊。”
“我也是覺得有些古怪。本來偽漢軍隊和我們對陣並無劣勢,卻如此急匆匆的退軍了,很是有些不妥。但是現在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戒嚴了。”
“傳令下去,守門衛士要對進城人員詳加排查,不要放可疑之人入城,另外,自即日起,所有人沒有我的手諭,許進不許出。”
諾,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