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逸塵和蘇瑤相擁許久,才緩緩分開。楚逸塵看著蘇瑤滿是疲憊卻依舊堅定的面容,心中滿是疼惜。“瑤兒,這幾日你奔波勞累,辛苦你了。” 他拿起紙筆,細細寫道。蘇瑤微笑著搖頭,回寫道:“逸塵,你在前線出生入死,才是最辛苦的。只要邊關安穩,百姓平安,一切都值得。”
兩人正說著,一位將領匆匆走進營帳,向楚逸塵行禮後說道:“將軍,城外敵軍雖已潰敗,但仍有殘部逃竄,我們是否要繼續追擊?” 楚逸塵沉思片刻,說道:“敵軍此次元氣大傷,短時間內難以再次組織大規模進攻。不過,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派一支精銳部隊,對逃竄的殘部進行追擊,務必確保邊關周邊的安全。同時,安排士兵對戰場進行清理,救治我方傷員,掩埋屍體,防止疫病滋生。” 將領領命而去。
蘇瑤在一旁聽著,心中想著城內的事務。她透過紙筆對楚逸塵說道:“逸塵,城內也有諸多事務需要處理。糧倉雖已撲滅大火,但糧食損失不少,我需重新調配物資,確保百姓和將士們的口糧。還有,之前被堵塞的護城河,排水工作進展緩慢,我擔心若再有降雨,城內會面臨洪澇之災。” 楚逸塵看著蘇瑤寫下的內容,點了點頭,說道:“瑤兒,你考慮得周全。我會安排一些士兵協助你,共同解決這些問題。”
蘇瑤離開營帳後,立刻投入到城內的恢復工作中。她先來到糧倉,仔細檢視糧食受損情況。只見倉庫內一片狼藉,部分糧食被大火燒燬,還有一些因救火時被水浸泡,已無法食用。蘇瑤眉頭緊鎖,她深知糧食對於邊關的重要性。她迅速召集城中負責物資調配的官員,商議應對之策。“如今糧食短缺,我們必須合理分配。先統計城內百姓和將士們的人數,按照最低標準發放口糧,同時安排人員儘快從周邊城鎮採購糧食,以補充庫存。” 蘇瑤透過紙筆向官員們傳達著指令。官員們紛紛點頭,表示會盡快落實。
在護城河排水現場,百姓們在蘇瑤之前安排的人員指揮下,正奮力挖掘排水渠道。然而,由於堵塞嚴重,進展十分緩慢。蘇瑤來到此處,看到百姓們疲憊的身影,心中滿是焦急。她親自拿起鐵鍬,加入到挖掘隊伍中。百姓們看到蘇瑤的舉動,深受鼓舞,紛紛更加賣力地幹活。“鄉親們,再加把勁!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疏通護城河,消除隱患。” 蘇瑤透過紙筆向百姓們加油打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排水工作逐漸有了進展。
另一邊,楚逸塵來到城牆,檢視城牆的受損情況。只見城牆上多處磚石被敵軍投石機砸落,城門也因撞城錘的撞擊而出現了裂痕。楚逸塵深知,必須儘快修復城牆,才能確保邊關的安全。他召集工匠們,商討修復方案。“各位師傅,這城牆關乎邊關生死,務必儘快修復。你們看看,按照目前的受損情況,修復工作需要多久?” 楚逸塵向工匠們詢問道。一位年長的工匠上前檢視後,說道:“將軍,城牆受損嚴重,若要修復如初,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而且,修復所需的石料和木材,目前庫存不足,還需從外地採購。” 楚逸塵微微皺眉,說道:“時間緊迫,我們不能等一個月。你們想想辦法,能否加快修復進度?至於材料,我會安排士兵儘快去籌集。” 工匠們經過一番討論,提出了一個方案:先對城牆的關鍵部位進行緊急加固,確保短期內能夠抵禦敵軍的小規模進攻,然後再逐步進行全面修復。楚逸塵聽後,覺得此方案可行,便同意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楚逸塵和蘇瑤日夜忙碌。楚逸塵帶領士兵和工匠們修復城牆,加強邊關的防禦工事。他親自監督工程進度,與工匠們一起搬運石料,揮汗如雨。在他的帶領下,士兵和工匠們幹勁十足,城牆的修復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蘇瑤則在城內統籌各項事務,調配物資,安撫百姓。她每天穿梭在城內的大街小巷,關心著百姓的生活。對於那些在戰爭中失去親人的百姓,蘇瑤給予了特別的關懷,她組織人員為他們送去食物和衣物,安慰他們的情緒。
隨著時間的推移,邊關逐漸恢復了一些生機。城牆的關鍵部位已加固完成,護城河的排水工作也基本完成,城內的秩序逐漸穩定下來。百姓們的臉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然而,楚逸塵和蘇瑤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他們知道,邊關的危機並未完全解除,塞外的勢力隨時可能再次來襲。為了進一步提升邊關的防禦能力,楚逸塵加強了對士兵的訓練,不僅訓練他們的戰鬥技能,還培養他們的戰術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蘇瑤則繼續組織百姓,開展各種生產活動,增加糧食儲備,提高邊關的自給自足能力。
夜晚,楚逸塵和蘇瑤再次相聚在營帳內。經過一天的忙碌,兩人都顯得十分疲憊,但他們的眼神中卻充滿了對彼此的關愛和對未來的堅定。“逸塵,看著邊關在我們的努力下逐漸恢復,我真的很欣慰。” 蘇瑤透過紙筆寫道。楚逸塵握住蘇瑤的手,說道:“瑤兒,這都是我們共同的功勞。只要我們攜手並肩,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兩人相視而笑,在這寧靜的夜晚,享受著片刻的溫馨。
在未來的日子裡,楚逸塵和蘇瑤將繼續為邊關的安寧而努力奮鬥。他們的愛情故事,也將在這片土地上繼續書寫,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了家國的繁榮與和平而拼搏。而邊關,也將在他們的守護下,逐漸走向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