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宮人們互相坐在一塊兒,閒話起來。
趁著大家都累得坐倒,吳御醫給自己身邊的年輕藥僮使了個眼色。
這醫師身邊的藥僮,就是自小收的徒弟。別看在師傅跟前端茶倒水忙前忙後,儼然是下人樣子,但他們可都是師傅最看重的得意弟子,日後這醫術的衣缽也要傳給他們的,可謂前途無量。
吳御醫身邊的藥僮也姓吳,是他的親侄子,是醫藥世家的嫡子。今年也就是十一二歲,已然跟著師傅行走宮廷,嬪妃們都尊稱為小吳先生。
說實話,當初吳御醫把他帶進內醫院時心裡也打怵,生怕把孩子折在宮裡。但再一想,他們這樣的家世,將來一定是要進宮當御醫、光宗耀祖的,早晚要走這條路,不如早些教他長見識。
這小吳醫師得了師傅的令,一雙大眼睛四下裡咕嚕嚕一瞧,見沒人注意,伸手從袖子裡拿了一小紙包,悄無聲地往左邊跨了兩步,在那草叢上頭抖開了紙包。
做完這些,他又從衣襟裡頭掏了一塊高粱糖,和紙包握在一起,張嘴吞了下去。
吳御醫見了就佯怒地喊了一聲:“小崽子跟你說了不要吃那麼多糖”又與旁邊人賠笑道:“收了個搗蛋徒弟,整天偷吃”
雖然是竹林,但比不得樹林子,正午的日頭耀眼,大家坐著曬也不舒坦。一會子姚福升就起身道:“哎,還是繼續走吧早點發現了,咱們早點回去啊”
眾人紛紛稱是,站起來更加努力地搜尋。
正在這時,吳御醫叫住眾人道:“你們看,這裡是什麼”
眾人聽他開口,立即湊上來了。一個個盯著吳御醫手指的地面大眼瞪小眼。
“吳大人,這都是草地,上頭什麼也沒有啊”一個御前內監問道。
吳御醫瞥了他一眼,上前用腳把那草皮撥開了,蹲下去伸手摳出一塊泥巴,吩咐道:“將這塊地裡的泥土都裝起來,帶回去。一日之內本官定會查出結果。”
宮人們此時對吳御醫言聽計從,立即拿了鏟子和布袋子來,賣力地將吳御醫所指的草皮和泥土都剷下來了。吳御醫則吩咐侄子去請梁院判和其餘幾位御醫,一同去內醫院的藥房裡頭,一同檢視這些泥土。
吳御醫在長樂宮紫竹林裡頭有所發現的事,立即傳遍了滿宮。
那些因著愛吃馬齒莧而差點遭了大難的嬪妃們都有如起死回生,長舒一口氣之後連忙去佛堂跪拜,祈求佛祖保佑吳大人這次一定要找到真兇,給她們洗脫冤屈。
自然,有的人正在求神拜佛希望吳御醫不要查出什麼來。
皇帝本在緋煙樓陪著林媛,但姚福升一行人一去幾個時辰,他等不及,就先回了建章宮。那邊的吳御醫和梁御醫幾個一塊兒鑽在藥房裡頭,對著一小堆爛泥研究了半晌,終於有所收穫,立即去建章宮求見皇帝。
吳御醫等人進了建章宮之後,很久都沒有出來。
而一直到這一日的傍晚,建章宮都沒有訊息傳出來。各宮室裡頭有好打探的下人,大著膽子在建章宮附近溜了兩圈,只得了隻言片語的一些訊息:皇上在建章宮大怒,好似還砸了茶具。
後宮人心浮動如潮。
第二日,眾妃都早早地起身了。
有的早起來看戲,有的早起來拜佛。
皇后今日宮寒愈重,在長信宮裡臥床靜養,免了眾人請安。而在皇帝下朝之後,徑直去了長樂宮,又下旨傳召眾妃。
嬪妃們都有些驚愕,皇上竟如此大動干戈,傳召所有的嬪妃去長樂宮中這一次的事兒怕是越來越複雜了。
嬪妃們到的時候,太后還在小佛堂唸佛,皇帝陪在裡頭。她們不敢叨擾太后,都守著規矩站在大殿裡頭,一片靜默無聲。其中除了葉良媛,其餘的人都差不多到齊,而慧嬪也不見人影,約莫是還在養病中。
這麼苦等了半個多時辰,室內傳出窸窸窣窣的聲響,是皇帝扶著太后出來了。嬪妃們紛紛跪下行禮,此時才有人發現那慧嬪竟是跟在這二位身後出來了。太后和皇帝坐了上首,靜妃領著其餘嬪妃各自落座,林媛也低頭和眾人一道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