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寵妃> 第四十六章 養母(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六章 養母(3) (2 / 2)

這旨意一傳開,劇烈的震動從皇宮傳遍了京城,又傳遍天下。後宮中的婦人們都被驚動了,嬪妃們紛紛開始與自家的父兄寫書信通訊息,偷偷打探朝政的更大有人在。然而畢竟是朝政,誰都不敢在明面上議論,私下裡的動作倒是不少。

拓跋弘的舉動,已經觸動了大秦的世家望族。科舉選拔賢才,看似公平,卻亦有諸多弊端。所有金榜題名成了舉人的,都不能夠立即得到官職,而是要地方或京城裡的官員們舉薦、挑選。比如禮部裡頭有空缺的職位,那麼禮部尚書就有權做主選薦一位有為官資格的舉人任職。

官哪兒是那麼好當的,很多情況下,各個地區的空缺都沒那麼多。而就算有了空缺,被舉薦上的多半是世家大族的子孫——除了科舉,還有一個制度叫‘蔭恩’,你家裡祖上立了功、有爵位在身,皇帝就給你恩典讓你不用考科舉也能當官。

所以在這個年代,沒有一個好出身,就算考中科舉也難以被舉薦為官。許多舉人一輩子都在“閒職察看”中,最後沒法子回老家當一個教書先生。

當然貴族子弟裡頭,不乏有真才實學之輩,按照大秦律例,有封爵的人不被允許考科舉,只能走“蔭恩”。這又是另一種倒黴了……

科舉是每年一次,按著往年的慣例,這些有幸能得到官職的舉子們,大多要外放出京城,且從七品縣令做起——這是規矩,也很合理。會讀書不代表會做官,從底層做起是應該的。

但皇帝大手一揮,這群職場菜鳥們就一步登天,從四品的兵馬司副指揮使,正五品的六部郎中和節度使掌參謀,正六品的通判……

官品的高低,本不足以令世家們驚慌。最關鍵的問題是受封的舉子們都是身處要職,在西北重鎮幽州做一個掌參謀,比翰林院裡那些三品的大儒們更叫人眼紅。那吏部和刑部的兩位郎中,瞧著皇上的意思就是要重用,日後前途無量。等栽培了幾年後,說不準就爬上了侍郎甚至尚書的位子……

他們可都是寒門子弟啊。皇上鬧出這麼大動靜,把世家大族置於何地呢?等過上幾年,這些寒門官員們翅膀硬了,必定會與擋在他們前路上的氏族們鬥起來。

世族的子弟們一開始為官也是從低品做起的,頭頂上壓著這群寒門攔路虎,仕途安能順暢?

皇上把實權肥差都給了這群人,留給世家的生存空間就越來越小。

許多人發現,沈家的倒臺簡直就是一個開始。從那以後,這大秦朝的天變得越來越厲害了。

殿試一事在朝中自是掀起了軒然大波,聯名上奏求皇帝三思而後行的,不在少數。但如今的拓跋弘哪裡是三年前的拓跋弘,他直接把反對的摺子扔進了建章宮的火爐,而後命軍機大臣入宮覲見。第二天,軍機處的幾位大臣在朝堂上舌戰群儒,還揪出了幾個上奏唱反調的官員官身不正、科舉舞弊、貪贓等等陰私,一場朝會下來,再無人敢有異議。

而在殿試之後的第三日,宮中蕭皇后傳了訊息給各宮,皇帝下旨在趙、衛、何、謝、任五世家中選女禮聘入宮。

繼前朝雞飛狗跳之後,後宮又被拓跋弘折騰得不得安寧了。

上至蕭皇后,下至采女選侍們,沒一個人對這條訊息表示開心。

但蕭皇后還是撐著身子端坐在長信宮主位上,對嬪妃們吩咐道:“這五氏族都是在‘北宮之亂’和誅殺沈家中立下功勞的,皇上用這樣的方式恩賞他們,姐妹們一定要體諒皇上的苦心。”說罷又笑起來:“咱們皇上是聖明君主,這後宮裡的人啊,比起先帝來真不算多。五位新妹妹不日之後就會入宮了,多半是隨居在各宮偏殿,都是一家人,你們應該好生相處。”

在座的靜妃一眾真心笑不出來。三年一次的選秀就已經讓人焦頭爛額,皇帝還橫插了一個禮聘。

禮聘不同於選秀,那是以很隆重的儀仗將女孩從孃家接出來,迎入宮中。自然封位上也比選秀高出很多。

所有的嬪妃都感覺到了威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