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寵妃> 第二十一章 北上(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北上(2) (1 / 2)

 &nb淑妃請求隨駕的時間是堪堪在珍妃之後的,許多臣子不免猜想,淑妃和珍妃同為後宮寵妃,爭相往前線趕,無非是為了爭奪皇寵。

&nb后妃爭寵司空見慣,大半人心裡都是這麼認為的。然而幾大世家大族都為之警惕。

&nb淑妃所請上奏給了東宮太子和中宮皇后。皇后率先反駁,繼而朝臣們都附和皇后,認為淑妃身為後宮女眷,應留守京城而不是隨駕北上。

&nb太子是淑妃親子,此時為了避嫌,反而不好做出決議。與右丞相起先預料到的一樣,淑妃北上的訊息一旦放出來,吳王與皇后黨羽立即群起而攻之。淑妃北上,哪裡只是女人之間的爭風吃醋?那是關乎東宮、關乎吳王、關乎大秦國將來君主的奪嫡戰爭!

&nb大半朝臣與淑妃僵持不下,林媛想要光明正大地離開京城,何談容易。

&nb不過所謂多事之秋,從兩年前開始,大秦國就沒太平過。乾武十九年六月初十,在淑妃上奏的第五日,右丞相上書,彈劾西梁王及其下屬官吏“通敵叛國”,在七年前的夏國西平府戰役中,勾結夏軍、攔截秦軍後援,最終導致榮王楚達開戰死夏國。

&nb滿朝激起軒然大波,七年前榮王的死再次被翻了出來。

&nb當年楚達開的確不是單純的戰死,他死於皇后和雲丹的鬥爭,死於武將之間的內鬥。

&nb右丞相手中還留有七年前戰事的痕跡。楚達開率領先鋒軍攻佔西平府,是因為後援被阻截,最終才被困戰死。那場慘烈的戰爭中,楚達開對面的敵人不僅僅是夏國!

&nb那個時候,是雲丹下令要吐蕃騎兵刺殺上官越。然而上官越反將一軍,將吐蕃兵馬引入夏國境內,吐蕃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殺楚達開。

&nb如今皇帝征戰在外,吐蕃是作為盟國前去支援的,自然不能在這個時候得罪吐蕃人。西梁和吐蕃距離最近,當初就是西梁的官吏們促成了吐蕃和秦國的結盟,右丞相翻雲覆雨、顛倒黑白,他越過吐蕃,將西平府戰事牽扯到西梁頭上。

&nb右丞相是個文人,對戰場並不擅長,當然他手中也沒多少切實的證據。西平府戰事年歲久遠,上官氏族的尾巴又收的乾淨,不容易查出什麼的。然而越是這樣,這事兒越是撲朔迷離,牽扯起來就更方便。

&nb右丞相上奏太子,請求重新查證七年前的戰事。朝臣們為之驚恐,原本在朝堂上喊著跳著大罵林媛“婦人亂政”的上官一族,竟然在短短一日之後偃旗息鼓。

&nb他們再也不敢出風頭了。因為他們才是真正害死楚達開的人!

&nb皇后不知道右丞相和林媛手中握著多少底牌。她在害怕,她怕東宮一黨真的以七年前的事作為突破口,開始攻擊皇后黨羽!若是榮王一事真查出來了,它到底會被定性為臣子間的內鬥,還是真正的“通敵叛國”呢?!

&nb在右丞相沒把矛頭指向他們的時候,上官氏族最好夾著尾巴做人。

&nb而西梁那邊——太子接手了右丞相的奏稟,立即下旨,傳召西梁王進京。

&nb西梁是個頗為有趣的地方。在短短十年之間,西梁王已經換了四任了。

&nb如今的西梁王,是懷恪帝姬最小的小叔,庶子出身的拓跋煜。

&nb六年前,懷恪帝姬的丈夫,駙馬拓跋真病死。拓跋真體弱多病,帝姬年紀尚小,兩人沒能留下血脈。京城中的皇帝對此也很無奈,只好按律將爵位傳給了駙馬的庶出弟弟。

&nb西梁府中除了駙馬,庶出的公子卻是有兩位的,還有一位一直養在外頭的外室之子。爵位首先是傳給了庶長子拓跋容。

&nb彼時懷恪帝姬因死了丈夫,早已淪為一個無依無靠的寡婦。拓跋容果斷地將她趕出王府,命令她在雲州的寺廟中出家。扇玉一介女流並不能反抗,老老實實地當起了尼姑。

&nb坐上王位的拓跋容春風得意。然而他沒能高興多久,一日府中宴飲,他莫名其妙地飲酒猝死,西梁爵位由老王爺的第三子,庶出的拓跋英繼承。

&nb請求立拓跋英為王的奏報還沒抵達京城,西梁府中竟又鬧出了拓跋英強搶民女的醜聞。西梁官吏齊聲反駁拓跋英,一月之後,他們推舉了流落在外多年、出身卑微的外室之子,拓跋煜為新王。

&nb拓跋煜就這麼得了爵位。他年紀小,受封那天才十歲,稀裡糊塗地接下了這個天大的餡餅。他實在想不到,自己只是一個給王府抹黑的私生子,然而嫡出大哥病死,兩個庶出哥哥爭奪爵位打得頭破血流,最終便宜了他。

&nb寺廟裡的大嫂似乎看破紅塵了,對府中的爭鬥一點不上心。他歡歡喜喜地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nb天有不測風雲,他過了四五年天堂般美好的日子之後,從京城傳來噩耗——他捲入了京城朝臣的政治鬥爭中。

&nb他欲哭無淚,七年前榮王是怎麼死的,和他有什麼關係啊!

&nb可如今就和他有關係了!他是西梁的王,京城那邊翻舊賬查出西梁來,不找他找誰啊!若真是他爹當年害死了榮王,父債子償,天經地義啊!

&nb那些以馮懷恩為首的西梁官員,表面上對他順服,實際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馮懷恩等人不知死活,一味地支援吳王。拓跋煜出身卑微,自幼沒受過什麼良好教育,他只想過榮華富貴的好日子,對那皇子間的爭鬥可不感興趣。他多次勸阻馮懷恩等人,不要再和東宮作對了,然而沒有人肯聽他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