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林媛不知她是怎麼拿到虎符的。%d7%cf%d3%c4%b8%f3就算她是王府長媳,大秦國亦有祖訓——女流不得參政。
&nb馮懷恩以軍功要挾皇族,扶持五皇子。彼時皇帝還大怒駁斥,不肯立東宮。直到最終扇玉進了建章宮勸諫,皇帝才下旨要從五位皇子中選出儲君。
&nb扇玉佩戴虎符來到玉照宮,就是想與林媛談判。她選中的是五皇子,然而林媛是六皇子的生母。
&nb她懇求林媛不要和她作對。
&nb的確,比起精明強幹的林媛,庸庸碌碌的葉繡心更讓人放心。扇玉如此做法,實在是野心太大了——她根本不想看到六皇子母子奪得大統、把持朝政,她想要的是一個能夠依仗自己的、不夠強勢的君王。她可以想見,若林媛掌權當政,她根本無法成為輔政長帝姬,只能憑著從龍之功,做一個空有尊榮、實則仰人鼻息的外戚罷了。
&nb若是可以的話,她甚至想要扶持趙王,那個喪了生母又喪養母、文武不成器、又深受父皇厭惡的可憐的孩子。然而她沒這份自信也沒這份實力,想把一個劉阿斗扶上去挾天子以令諸侯?聽起來很美好,但是扇玉做不到。
&nb扇玉能將事情做弄到這一步,實在太不容易了。如她所說,她實則一無所有。
&nb如今她擁有的一切,都是拼了性命奪來的。她出嫁前想討個好一點的湯沐邑,都是為林媛做事求來的。出嫁後,丈夫短命,家宅不寧。公公遠在前線,婆婆懦弱無能。她是付出了多大的艱辛,才從西梁王手裡得到虎符呢?
&nb隨後她結識了雲丹。在禮法上,她的身份是高於雲丹的,她是秦國皇帝的長女,而云丹是吐蕃嫡出幼女。然而云丹的高傲林媛已經見識過了,她很難想象,空有尊榮實則卑微的扇玉是怎麼能夠和這樣一個人做姐妹。
&nb且雲丹入宮後,竟還十分禮待她。在選擇儲君這件大事上,雲丹和她達成了一致,兩人一同進退。
&nb扇玉看似太痴迷與權勢,實則不然。她身為長帝姬卻一無所有,皇帝只拿她當做聯姻棋子,根本不會考慮她的喜樂哀愁。在閨中時,她本是被選中送去和親的,好在她聰明地及時下嫁西梁,躲過一劫。出嫁後她就即將守寡,甚至連王妃的名頭都要被兩個庶弟搶走。若她做一個靜謐可人、三從四德的貴婦,面對一切悲慘和災難都逆來順受,那她的下場只會是被奪去王妃名頭、在王府中飽受排擠、在孃家又無人可依賴,最終悽慘守寡終老。
&nb想要抗爭,她也只能利用帝姬身份,回京求援。只不過,她選擇了一條最激烈的路而已。
&nb若她真能將五皇子捧上皇位——林媛念及此處不由驚歎,十年之後她便是鎮國長帝姬了啊,莫說西梁王府那一畝三分地,恐怕整個天下都會掌握在她手中。如今那為人津津樂道的王府後院奪嫡之亂,在她眼裡,怕是太幼稚了吧?
&nb林媛亦不知她用了什麼法子,唬得原本很固執地想要和臣子們作對的拓跋弘最終鬆口。然若是往深裡想,她不難猜到——拓跋弘原本對五皇子就是很屬意的。
&nb若臣子們逼得太緊,立五皇子亦無不可。
&nb拓跋弘只是惱怒那些“從龍”的臣子們。坐在皇位上的人是他,而馮懷恩一眾手握兵權的武將卻開始支援他的兒子。他感受到了對皇權的挑釁,所以不能容忍。
&nb林媛揣度著,扇玉應是讓出了西梁的利益,主動削減了兵馬勢力,讓皇帝感覺到了威脅降低,這才鬆口。
&nb無論如何,五皇子得到了機會——明日,就是立儲大業。
&nb四月二十六日,五位皇子受皇命進金鑾殿,臨朝聽政。
&nb兩位中宮嫡子是在昨晚上被接進宮中的,先是給送去了長信宮。然而不巧,三殿下這一日發燒了,沒能進大殿。四殿下亦是身子弱,一副精神消弭的模樣。百官在底下站著無不議論紛紛,大多十分惋惜地道若是兩位嫡子有個好身子,由嫡子繼承大統才叫順應天道啊。
&nb太后病著,上官皇后坐在皇位簾幕之後,陪同諸皇子一同臨朝。
&nb趙王是長子,如今已有十一歲了。他身著藏青色尨服,佩戴墨玉發冠,身量雖還沒拔高,不過瞧著那背影也足夠彰顯皇族威儀了。而他身側站著的卻是三個個頭堪堪到他腰際的小童子——
&nb在他們的父親拓跋弘看來,這其實是沒什麼可比性的。孩子們都沒長大,卻硬要選東宮。
&nb他對趙王十分失望且嫌惡,和皇后二人進了大殿後就一眼都懶得看自己這個長子。五皇子、六皇子兩個,一個精神飽滿、體魄強健,一個目光靈動、乖巧可人,倒是令他頻頻點頭,深感滿意。不過他最關注的還是自己的嫡子,身子病弱,耷拉著腦袋一副蔫兒模樣的四皇子,楚王。
&nb“珏兒,今日早上吃的什麼粥?”他蹲下來,拉著孩子的衣袖笑問道。
&nb拓跋弘是個嚴父,就算面對六皇子,他亦很少這般溫柔。然而三皇子和四皇子兩個不同凡響,他們是被排除在儲君人選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