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沒能交換到城池,拓跋弘聽了也萬分欣喜了。匈奴這地方也是個部落制國家,他們的汗王是個十分勇武的君主,主宰匈奴朝政二十年,幾大部落都被他收的服服帖帖。十多年前匈奴與秦國交戰,就是這位國主雄才大略,不斷侵吞秦國國土,逼得先帝獻上帝姬求和,又派遣皇子上戰場。
唯一不足的,便是這位可汗膝下空虛,他的兩個嫡子都是沒出息的窩囊廢。而以部落聯盟組成的國家,有一個關鍵之處和秦國等地不同——一旦國主身死,激起的不是皇子們的奪嫡之爭,而是各個部族的生死博弈!
可以想見,甚至不需要外患,匈奴內亂就能拖垮這個國家。
拓跋弘不顧軍備空虛,龍心大悅之下下旨減免賦稅,隨後,他又為西梁眾將士加官進爵以做封賞,並擢升馮將軍為幽雲總督。西梁的軍士們都是曾經跟著西梁王征戰多年的,他們十分忠義,得了爵位恩賞後還上奏請求皇帝一同追封病逝的西梁王。
皇帝欣然應允,將西梁王追封為一等忠勇王。
馮懷恩是在五日之後才趕回京都的,他來給西梁王送行,同時受邀入宮參與了皇族的夜宴。筵席上眾人都開懷暢飲,連幾位文臣都十分欽佩地逢迎馮將軍。馮將軍卻面露謙色,擺手朝皇帝道:“末將能俘虜匈奴可汗,亦不是權憑著人力……若沒有上蒼顯靈、襄助我大秦,我們也不能有今日的功績啊……”
眾人一聽來了興致。拓跋弘一貫不信鬼神,此時喝得有點醉了,露出想聽故事的模樣,玩笑一般地與馮將軍道:“愛卿何出此言?不是人力,難道有什麼神仙之力麼?”
“此事不可不信啊,皇上!”馮將軍卻面露虔誠:“兩月前,末將領十萬兵馬在北塔山迎擊匈奴可汗。可汗御駕親征,兵馬亦十分強悍,秦軍久攻不下已經準備撤退。然而在班師之途,軍士們在北塔山峽谷入口處發現一靈石——”
“唔,靈石?”愛好八卦的左丞相睜大了眼睛:“山上的石頭多了去,為何稱之為靈石呢?”
“這塊石頭遠看也只是普通,近看之後卻發現其上有刻字!”馮將軍急急道:“那上頭刻著‘秋冥谷,天盡頭。血染楓,天下奉秦’”。
原本筵席上的眾人只是當個趣聞來聽的,聽到此處,許多人的臉色都變了。拓跋弘微微清醒了些,蹙眉道:“天盡頭?此語是指匈奴可汗會死在峽谷中?”
“正是啊,皇上!”馮懷恩道:“末將是個粗人,卻也懂得什麼叫‘天盡頭’。末將受靈石啟示,定下峽谷伏擊的戰術,最終成功俘獲了匈奴可汗。戰後,我等軍士們都前去跪拜靈石叩謝天恩,有好事者想要將靈石挖下帶回京城,進獻給皇上。末將便吩咐大家開挖——”
“然而我們挖了整整一天,將地面挖下兩丈深,竟然仍無法將其挖出!軍中隨行醫官懂得土質,他上前檢視後斷言,這是一塊巨石,深不可測,怕是將整座山夷為平地都不能挖得出來。”
就算不信鬼神,這個故事聽起來也足夠有趣了。席間眾人都聽得興致勃勃,幾個迷信鬼神的年邁臣子還紛紛追問起來:
“那靈石長什麼樣子?是不是個人形?”
“土質看起來只是普通的石頭麼?該不會是紫晶石或是璞玉?”
馮將軍搖頭淡笑:“沒有的,那石頭上只是刻了字而已。不過……”他突然思索起來,而後道:“那石頭上的確有一部分是璞玉的!我等挖掘的時候,在那刻字下頭髮現了一層粗糙的玉質,上頭同樣刻著字。似乎是什麼武曲星下凡之類……”
說著,他揮手令人抬進來一個紅木小箱,開啟了對皇帝道:“這是我等在那石頭上鑿下來的玉質和紫晶原石。我等本不敢冒犯神靈,但在開挖時,那石頭上的土質鬆軟地很,一稿頭下去就鑿掉了不少玉石。這些玉石質地粗糙,算不得上品,不過上頭刻著密密麻麻的小字,我等便將它帶回來獻給皇上。”
拓跋弘笑著點點頭,命身邊人收了箱子,又抬手道:“馮將軍所言,的確算得上怪志。就將這些石頭送去翰林院,讓學士們好生地看看究竟是何寶物。若無不妥,就按例存放在國庫中當做藏品吧。”
“靈石”一事,為沉悶的宮廷生活增添了不少談資,然而這種事情就當說著玩,大家閒談過後就丟開了。文臣武將們都欽佩戰功赫赫的馮將軍,認為是他智勇雙全才能斬殺了匈奴的可汗,是人家馮將軍的功勞,和鬼神有什麼關係。
直到兩日之後,翰林學士們在朝堂上聯名上奏——是關於那塊靈石的。
他們的神色都萬分驚駭,為首的是國子監祭酒齊大人,雖是聯名上奏的,他跪在皇帝跟前說話卻是小心翼翼:“那些玉石臣等都檢視過了,的確是尋常璞玉,然而那上頭的刻字卻實在讓心心驚——武曲星下凡,天下以‘五’為尊,可保大秦國泰民安、萬世永昌。若違逆天道,則國運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