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了幾口氣,她吩咐道:“小成子,去將趙昭儀傳過來,我有事求長寧殿下。”
木蘭圍場地處京郊,距離宮廷不過半日的路。慧妃病危之事第二日就傳到了拓跋弘耳朵裡。
彼時拓跋弘心緒並不好。西北征戰耗盡國力,蒙古軍在夏國境內與秦國爭奪疆土,兩國盟約名存實亡。前日夜宴之上,雲昭儀喝醉了酒,口不擇言提議立儲。他本不想怪罪雲昭儀,然而不曾想,席間臣子們竟抓住了話頭,兩日下來聯名上奏附和雲昭儀。
東宮之位……對於拓跋弘來說,他已有五子,且十分屬意五皇子、六皇子兩位,按著祖宗規矩早日立儲,並無不妥之處。若是再拖個十年八年,他也拖得起,說不準還能看到更合適的繼位者出生。
他對這事兒本是沒多少固執的。
但如今是什麼境況?
匈奴久攻不下,蒙古、舊夏兩國翻雲覆雨,可謂外患;朝中因繼後登位一事,暗流洶湧、動盪不安。先皇后的母族蕭氏與繼後母族上官氏水火不容,世家大族屢屢攻殲繼後“聲名不賢”,意欲廢后,新貴能臣又因針對西北戰事的政見不同,整日爭吵,可謂內憂。
在三年前拓跋弘派遣重病徵戰匈奴、意欲吞併列國時,他就曾想到將來會因戰爭帶來的種種憂患。果然如今一切應驗,為了自己的野心,他令上官越為陣前主帥,並扶持上官氏為皇后。他的確用鳳位換取了上官一族的忠心,卻惹得朝臣不滿。
隨後,西北連年惡戰耗盡國庫,更漸漸地激起民怨和朝臣的奏表駁斥。
若是當初沒有做下那樣的決定,不去貪圖天下,秦國也不會走到如此辛苦的境地。韋宓莊會是一個庸庸碌碌的皇后,她會夾著尾巴做人,朝臣也會因她母家的衰敗而放過她。
然而,他終究走到了這一步。
立儲之事如同平地驚雷,使得本就波濤迭起的朝廷徹底翻覆起來。朝臣們以往是以繼後為由,黨同伐異、互相攻殲。如今東宮之位與鳳位同等重要,他們再次抓住了機會,卯足了勁兒準備大幹一場,扶持自己派系的皇子登位。
拓跋弘深感頭疼。這亂子會越鬧越大的。
就在他抓起一封提議立五皇子的摺子摔在地上時,一個御前內侍小步奔了進來,跪地道:“皇上,慧妃娘娘怕是不行了……”
林媛在長樂宮門前的舉動已被傳得沸沸揚揚。慧妃自知病重瀕死,這才來長樂宮給太后磕頭,根本就是生離死別的意思。事情傳到木蘭圍場,便是慧妃病得快死了,怕是撐不過今晚。
拓跋弘霍地起身,驚道:“御醫不是說她還能支撐個一年半載麼?若是能找到解藥,就能救回她啊……”
這小內監並不清楚內情。拓跋弘沒法子,大手一揮,擺駕回宮。
皇帝為了一個慧妃從木蘭圍場趕回宮中,這事兒再次激起朝臣上表。以右丞相蕭臻為首的文臣指摘慧妃驕縱跋扈,帝王為國事舉行春狩,最終竟為了後宮半途而廢。
翰林院眾臣隨聲附和,一貫膽大的齊御史以慧妃為把柄,當眾提議六皇子的生母無德,遂應立五皇子,言論震驚四座。
拓跋弘大怒,堅持回了宮,又摘了齊御史的官帽。
隨行的雲昭儀看到朝堂因慧妃而起的動亂,心中驚懼難安。她本想趁機支援五皇子,然而此時朝中臣子們竟大半都開始支援五皇子,引起皇上聖怒,這反倒讓她不敢開口附和。
她懂得政權博弈。她提議立儲後,朝中便炸開了鍋,幾位皇子都有人支援。但若是大半人支援五皇子,這在皇帝看來,反而是大禍!拓跋弘不是個年事已高或病入膏肓的帝王,他正直壯年!
本站訪問地址 任意搜尋引擎內輸入: 即可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