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多年的相處中,謹嬪與靜妃,這二人的互相利用,已經使彼此雙方都筋疲力竭。
她們的確都從對方身上得到了好處,這個合作看起來很成功。但,首先,靜妃忍受不了謹嬪擅長暗中動手腳這個“優勢”,祥妃已經被謹嬪捅暗刀子捅得被逼離京,她也被捅了一刀被林媛套出了話。她不知這姓羅的該死的女人日後會做出什麼事。
其次,謹嬪更忍受不了靜妃的心狠手辣。
生生勒死了自己的堂妹!又對五皇子、六皇子兩個孩子下手!為了扳倒上官皇后,還將幾位皇子皇女都染上瘟疫,最後導致京城百姓,乃至整個大秦都陷入危機。
在重傷瀕死的最後一刻,她決定將那封信送給上官璃。
上官璃思索著信中的每一句話。她的手指漸漸扣緊在掌心,心中湧起莫名的惆悵。
謹嬪羅惜玉……一個得罪了皇后又得罪了靜妃的女人。她選擇在上官皇后面前說出所有的秘密,幫助皇后對付靜妃。
其實她本不需要這麼做,皇后和靜妃兩人都害過她,她就要死了,本該安靜寂寞地死去,留下兩個仇敵繼續爭鬥。
但她還是做了,她在信封的最末,懇求上官璃照看五皇子。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五皇子能夠回到他生母的身旁……她曾經想要殺了葉氏,但在失去生命的這一刻,她希望葉氏能和五皇子重逢。
比起上官皇后,靜妃實在太狠毒了。上官璃佔著嫡母的身份,礙於禮法,至少在面上會對五皇子好。但靜妃……那簡直是一條毒蛇。
上官璃想起了自己的三個孩子。她發現自己不是一個好母親,她不應該回宮來做這個皇后,害得兩位皇子居在山莊上得不到母親過多的陪伴,且又因回宮成為嫡子,受到父親的忌憚和不喜。
如果一直留在揚州的話,孩子們會過得更好。
謹嬪只是五皇子的養母,卻能夠為了那孩子努力最後一次。
信上寥寥數語,將當初謹嬪奉靜妃之命給上官璃下藥的事兒描述地更清楚了,讓原本只有一個模糊概念的上官璃明白了很多細節。又將這幾年來靜妃如何復起的事說得分明。
然而剩下的事情,她卻沒有多言。
上官璃心知謹嬪是很老實地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說出來了,剩下的,就是連她都不知道的。
果然,謹嬪知道的並不多。
昭睿皇后蕭氏到底是怎麼死的!上官璃一直在查,卻沒有眉目。
一個壞了身子的女人為何能突然有孕!又為何死於難產!
而且聽聞,蕭皇后在懷孕之前,宮寒症已經到了很棘手的地步,她彼時已經是重病!皇帝還曾張貼皇榜求醫。
宮寒之症為何為惡化成內臟衰竭的重病?!
但可惜,謹嬪顯然對這件事全無瞭解。
上官璃曾經是對蕭皇后動過手的。不是因為覬覦後位,是為了報自己當年那個死在蕭皇后手裡的小皇子的仇。
彼時上官璃住在揚州。她的確在揚州豢養死士——和這一次疫病的流言相吻合。兩年前,她命令那些死士北上進京,毒殺蕭皇后。
所以,流言中所說的“上官皇后曾豢養死士進京城,散播瘟疫”,並非一點根據都沒有。只是有一點區別,她豢養死士進京城,不是為了散播疫病,而是要殺皇后。
在瘟疫橫行時,拓跋弘聽信流言,開始徹查她。果然查出了當年的蛛絲馬跡。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上官璃因此陷入絕境。
可以說,上官璃被囚禁的這一劫,實則也是自作孽。她當然不敢說出揚州的死士們出現在京城,是為了殺先皇后。她輕鬆被扣上了散播疫病的罪名。
事後上官璃感覺到了靜妃的可怕。靜妃一定是查到了她當年毒殺先皇后的痕跡,這才能散播出那樣厲害的流言。
如今劫後餘生,上官璃思索著接下去的路該怎麼走,同時也想起了當年事。
當年的死士們沒能衝破宮廷嚴苛的防守。那些人全都死了,上官璃收到的訊息上,說是其中有兩個武藝高的混進了宮廷,但也隨即被蕭皇后發覺出不對勁,都處死了。
事實上,上官璃沒能達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