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寵妃> 第三十三章 上官(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三章 上官(1) (1 / 2)

 諸如此類的話很快傳開,傳得和“靜妃勒殺錢氏、毒害皇子”的醜事一樣熱鬧。%D7%CF%D3%C4%B8%F3林媛聽在耳中氣得將玉照宮裡的牡丹花盆都摔了。

就在圍繞靜妃橫生的波瀾中,朝堂立後之聲又起。

現如今已經是八月份了。昭睿皇后新喪時,左丞相提議拖延立後。但現在五個多月過去……

也該是時候了。

宮內宮外人心浮動。連續數日的早朝上都在商議繼後之事,朝臣建言相左,爭執不下。面對底下爭吵地面紅耳赤的臣子們,拓跋弘卻是寡言地很,幾日下來沒有偏袒任何一方的意思。

他的沉默導致爭執越發難以調停。

直到某日他面有倦容,而底下京兆尹正以“靜妃不賢”為理由反駁齊御史對靜妃的支援時,他深感厭煩,道:“你們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靜妃的事情牽扯到後宮陰私,還沒有定論,你們就不要隨意拿出來說嘴了!話傳遠了,皇室的顏面還要不要了!”

眾人紛紛閉上了嘴。京兆尹劉大人卻朝上一拱手,接著道:“皇上,就算靜妃娘娘為人端正、不曾做過無德的事情,然而後宮在她的管理下,屢生事端、動盪不安,足見靜妃娘娘沒有掌宮的能力。”

劉大人的膽子已經越來越大了。

拓跋弘皺了眉頭。半晌,他揮手道:“靜妃是否能擔當後位,朕自有定奪。今日你們爭執半天沒有進展,就此散朝。”

說罷抬腳走了。

朝堂上由熱烈的舌戰,漸漸演變為僵持不下的沉悶。而西北戰場奏報還在不間斷地傳來,某日夏國邊境的軍士們攻樓蘭城失利,先鋒將軍都被俘虜了,於是朝堂上又連忙議起戰事來,沒心思去管要選誰當皇后了。

立後之事可謂一波三折。

終於在九月十五“霜降”這一日,皇太后時隔十年再次臨朝。她坐在皇帝龍椅左側,朝著底下官員道:“立後是國事,也是皇帝的家事。由哀家來做這個主,爾等可有異議?”

百官皆稱不敢。

皇太后微微抬手,一四品禮官上前宣旨道:“德協黃裳、王化必原於宮壺。芳流史冊、母儀用式於家邦。秉令範以承庥,賜鴻名而正位。茲爾貴妃上官氏,領侍衛大臣、上柱國大將軍上官越之女,系出高閎,鍾祥戚里,失勤儉於蘭掖,展誠孝於椒闈……茲仰承皇太后慈諭,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欽哉。”

太后懿旨,臺下眾人都跪地接旨。念畢,殿內有一瞬間的凝滯,而後左丞相率先叩首高呼道:“皇太后聖明!臣等領旨!”

繼而他身後的所有朝臣都跟著叩首,高呼太后千歲。此起彼伏的呼聲平靜下來後,一位翰林院學士顫顫上前,跪下道:“啟稟皇太后……如此倉促冊立上官氏為皇后,是否……有些草率了?”

不同於宮內宮外呼聲最高的靜妃,這半年多以來,並沒有人支援上官氏。

皇太后突然下旨立後,朝臣們都是措手不及的驚愕。

這個曾經寵冠後宮的大秦貴妃,卻在產下雙生皇子後離宮,到如今已經三年多了。三年的時間裡,京城中時局動盪、形勢驟變,後宮朝堂的勢力一次一次洗牌換血。陳秀由一介寒門武舉擢升為北塞先鋒大將,右丞相獨子與長寧帝姬定親,不斷積攢勢力且時常與左丞相相爭,穆武王餘孽根深蒂固、難以剷除,幾次在京城中作亂。後宮裡,靜妃病癒了,六皇子、淑嘉帝姬、元榮帝姬相繼出生,昭媛林氏扶搖直上……

在這個殘酷鬥爭的密集地,三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太多東西。

已經很少有人記得昌和貴妃這個過早退出宮廷的人物了。

不過身為上柱國大將軍的女兒,上官璃總不至於一點關注度都沒有。自然,有不少的有心人刻意壓下了立上官氏為後的支持者們。

帶頭這麼幹的就是右丞相。

他略微沉吟,頓足上前道:“太后娘娘,張大學士所言有理,立昌和貴妃為皇后,的確有些倉促。且……貴妃有跋扈之名。”

太后面色如常,一旁的皇帝聲色平和道:“右丞相,張翰林,昭睿皇后已經故去半年有餘,期間朝臣一直熱議繼後人選,催促朕儘早立後。今日皇太后才頒佈懿旨,難道還算倉促麼?”

昭睿皇后的喪期堪堪過去,故而太后直接下懿旨冊立上官氏為皇后,而不是皇貴妃。

“不過你所言貴妃跋扈……”拓跋弘說著,聲色微微頓住。其實旁的都不論,這一點才是立上官氏為皇后的最大阻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