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宮女阿涼的屍首在建章宮門外被發現,雖然因是奴才的命不值錢,很快悄聲處理好了,但此事仍是傳遍宮廷。%D7%CF%D3%C4%B8%F3
昨夜設宴之後,四國使臣包括元烈都出宮回了各自驛站,又各自遞上國書奏摺給拓跋弘,商議領土糾紛以及共同抗擊匈奴的要務。拓跋弘方看完摺子,起身想去後宮就得知了有宮女在夜宴之時意外身死的事。
他本無心理會,身旁有內監提醒道:“死的人是靜妃娘娘身旁的一等宮女,名喚阿涼的。”
“阿涼?”身為靜妃心腹,別說在後宮中有頭有臉,就連皇帝也有些印象。他皺起眉頭道:“此事不可大意了。傳令慎刑司徹查阿涼的死因。”
如此,事情竟在兩天後就水落石出,查明是慧昭媛林氏親手打死宮女。
拓跋弘聽了稟報只覺驚怒交加,起身至新修的玉照宮中揪了正午睡的林媛出來,劈頭道:“朕素日裡寵壞了你!朕知道你性子刁蠻,又與靜妃吃醋,但再怎樣你也不能打死她的貼身宮女出氣!媛兒,你已不再溫柔可愛!”
面前的林媛漸漸地淚眼朦朧。
拓跋弘看她這樣子終究是心軟的,罰她禁足的話生生地嚥了下去:“就罰你半年的月俸……”
“皇上!”林媛哭泣道:“您為何不聽臣妾解釋呢!臣妾才不認罰!”
“哦!你還有什麼可辯解的!”拓跋弘冷聲道:“知錯不改,你真讓朕失望!”
“臣妾何時有錯!”林媛滿面倔強:“皇上,那天晚上是臣妾不勝酒力才出去吹風的。宮女阿涼前來尋臣妾,臣妾以為她是好心,卻不料……她將臣妾往太液池裡頭推……當時臣妾身邊只有初雪一人,阿涼身上有些功夫,臣妾差一點就……”
拓跋弘頓時震驚:“你說什麼?阿涼她……想要刺殺你!你怎地不早說!”
“正因為當時四下無人,就算說了也沒有證據,反而會被人疑心是臣妾要陷害靜妃娘娘呢!”林媛越哭越厲害。
當時阿涼試探與她,就是想趁著夜色四下無人好方便行事。此時林媛正好利用這一點,只要她一口咬定是阿涼心懷不軌想要行刺,皇帝疑心卻找不到證據亦不能洗脫阿涼清白,這事兒越攪越黃,靜妃亦沒有辦法。
拓跋弘怒不可遏,當即傳喚了姚福升,傳旨下去徹查當晚之事。又叮囑林媛道:“發生了這種事,你最近幾日就都不要出門走動了。還有六皇子也要看好。”
林媛低頭稱是,拓跋弘扳過她的肩膀,盯著她的面龐:“還有,媛兒。蒙古王元烈不請自來,這幾日的各國慶典你亦不必列席了。你應該知道分寸。”
“是,臣妾怎麼會不明白呢。”林媛連忙道:“臣妾亦不想看見蒙古王暴戾可惡的面孔。”
“好,朕相信你。”拓跋弘轉身離去,又傳了靜妃至建章宮裡問話。
因著四國使臣都在京城中,後宮醜聞自是不能傳出的,拓跋弘在徹查阿涼時也壓下了訊息,只對外稱是一位宮女在太液池畔不小心落水身亡。
後宮林媛依舊與趙昭儀一同理事,一切都彷彿平緩無波。只是玉照宮中六皇子感染了風寒,林媛閉門不出衣不解帶地照顧著,幾日都不見人影,還將許多事物推給了趙昭儀。
而華陽宮合歡殿裡的靜妃,此時憤恨交加地揮手將一桌子豐盛午膳掃落在地。
“林氏賤人!”她口中第一次吐出了市井粗話:“不知廉恥與蒙古王苟且,還殺了我的阿涼!”
“娘娘,慧昭媛殺人滅口,娘娘不如徹底在皇上跟前捅出她和蒙古王之事!”一位嬤嬤扶著靜妃,進言道:“這種事情,只要皇上疑心,就算查不出證據也夠她受的了!”
“你以為本宮不想這樣做!”靜妃大怒之下,揮袖拂開那嬤嬤,又砸了手邊上一個首飾匣子:“她根本就不懼怕皇上。她活活打死阿涼,又造謠生事說阿涼想要刺殺她!她就是想要讓皇帝插手徹查!”
靜妃心裡清楚,慧昭媛敢以阿涼的死為引線動用皇帝的力量徹查那晚的夜宴,就是絲毫不懼自己與蒙古王之事洩露出去。若說“殺人滅口”,靜妃卻不怎麼信。她得知林媛與蒙古王私下糾纏,是早在兩年前的秋彌中就打探出來的訊息。想必林媛在昨夜與阿涼交手時也察覺了這一點——林媛做事滴水不漏,在亭中與初雪說話時,周遭早有小成子幾個內監暗中把守著。阿涼亦不可能偷聽到了她與初雪的談話才得知她的秘密的。
殺了阿涼的目的並不是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