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也是賣不便宜,往往僅限於一些王公貴族間流通。
至於再差點的書匠,則就是剛剛識文斷字,能不給抄出幾個錯別字那就算是不錯了。
亦或者是一些兼職做書匠,順手寫點豔情低俗的養家餬口的家。
抄寫一本三四文錢,按本計算,勝在速度快,往往一天下來,能抄寫個五六本還是可以做到的。
至於質量麼……呵呵,就那個樣子了,將就著看吧。
只是今天,這個抄寫質量,卻是差的有點沒譜了,歪七八扭的,本來天就黑,看了好半天才能把字認出來。
就這樣,還賣五兩銀子呢,可見張谷的這第三本新作,已經火熱到什麼程度。
書舍裡的書匠火力全開的抄寫,有的乾脆癱倒在桌子上,被人抬下去時,手還下意識的在握著筆書寫著。
即便如此,眼下還是不夠賣,甚至是一書難求。
這一批書正是質量太差,才會被賣到這裡,否則只怕是還要等個三五天的功夫才行。
就這樣,五兩銀子那都是便宜賣了,難怪信使不給好臉。
幾個書迷罵咧咧的心裡一陣暗罵書舍坑人,但還是耐著性子,相互對照著看起來。
漸漸的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站在燈籠下的幾人,臉上神情逐漸變得越發越認真起來。
當看到那首反駁雜家林珏先生的詩詞時,幾個商人的眼圈瞬間溼潤了起來。
這首詩詞,也是全文裡被抄寫的最工整,拍板最整齊的一頁,似乎是為了這首詞,專門不惜成本的空出四指寬的空白處。
“傷心夏商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念道這一段,眾人不禁想起連年戰火下那些早就消失的城市。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簡簡單單的八個字。
就連路邊的乞丐,都能聽得明明白白。
卻是道盡了他們這些百姓的心酸,縱使是他們這些商人,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八字中百姓的切膚之疼。
幾個商人尚且如此,在此時遙遠的各國都城內,不知道多少人此刻正抱著這段詩詞,陷入沉思中。
當中不乏平民百姓,也不乏王權貴族,更有馳恆沙場的名將,亦有主宰一國命運的君王、宰相。
看到這首詩的時候,無人不為之動容。
一位將軍坐在軍帳裡,默默背誦著這首詩後,板著指頭算起來。
一支鐵騎三千人,要經歷數年訓練,幾次戰火的洗禮,幾經淘汰,才能成為一支拿得出手的軍隊。
可即便是這樣的精銳,往往一次衝鋒後,能活下來七成都是大勝。
若是情況不對,遭遇大敗,往往十不存一都是常態。
在那些將軍們的眼裡,人命就是用來獲取戰爭勝利的牌面。
可誰又想過,這樣一支鐵騎身後,又是多少妻兒老小在家苦苦等候呢?
即便是見慣了生死的將軍,此時想起那些苦守在家,生活卻毫無依仗的婦孺老人,縱使是心如鋼鐵,卻不盡升起濃厚的愧疚。
一位君王,在看著這首詩詞後,深沉的目光,不由看向宮闕外,那萬家燈火。
眼底居然也泛起了絲絲朦朧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