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府對於武秀寧將胤禛拉到自己的陣營並沒有表示抗拒,相反地很是贊成,若說之前他們沒有什麼想法的話,而今等到手裡有了銀子,武秀寧又有了兒子,他們的心思也慢慢地活絡起來了。
沒有那個能力之前自然不能考慮太多,可一旦有了資本,人都會下意識想往上爬,他們武家也一樣,否則族裡為什麼要給每個秀女銀子,難道僅僅只是因為是族親?不,除了親情,利益也是一方面,他們漢軍旗的路子窄,想要出頭,一靠戰功,二靠姑娘,且這都還要看機會。
像他們這些廣撒網的人不少,而這一次還真就叫他們給逮著了,別看武秀寧現在只是一個小小的格格,可她有寵有子還來財,他們這些人跟著都沾了不少好處,但這並不表示他們沒有顧慮,像海運這生意,能沾手做大的都是大人物,他們看著還行,可在別人眼裡純屬小打小鬧,甚至很多時候還要面對當地地頭蛇的騷擾,畢竟四貝勒府一個小小的格格在別人眼裡真算不上什麼,但有四貝勒參與就不一樣了,那是皇子阿哥,不看僧面看佛面,誰又敢冒大不韙在太歲頭上動土。
有了胤禛的加入,船隊擴張的事情便順理成章地開始了,雖說武氏一族佔了大半,可胤禛和武秀寧的加在一起也有不少,而且未來真發展的好,武氏一族肯定會將大頭交到胤禛手上。
武秀寧等胤禛接手海運的生意後,心裡慶幸的同時,也希望胤禛不要再像上一世那樣孤獨前行,記得上一世的胤禛不管是登基前還是登基後,都遭受著大量的詆譭,而這些詆譭統統來自於他身邊的親人。
好在這一世一切都不一樣了,至少就目前為止,所有的事情對胤禛而言都是有利的,她可能不能改變一切,但她希望這一世她和胤禛的路都能走得順坦一些。
自從武秀寧拉了胤禛一起做海運的生意,胤禛和武家的接觸就多了,從武柱國和武柏然的嘴裡,胤禛瞭解到一個全然不同的武秀寧,雖然嬌氣,卻很孝順,更重要的一點是很有福氣。
這個時候的人還是很迷信的,儘管胤禛不全然相信這種命理的東西,但武家以及武氏一族的改變卻由不得她不相信武秀寧是有福的,畢竟結合眾多男丁都無法做到的,僅武秀寧一個女子做到了,這不是有福是什麼。
自打佟皇后病逝,德妃話裡話外都指責他沒福氣、克人,胤禛年紀小時覺得委屈,心裡更是產生了一種自卑的情緒,而正是這種情緒促使他想要得到德妃的認可,可現在有福氣的人就在他身邊,那說明什麼,說明他有福氣才能得到武秀寧!
此時的胤禛可沒有忘記初次見面之時,幾個兄弟見到武秀寧時驚豔的目光,還有老十不斷地誇獎,當時他不怎麼在意,而現在越想他便越覺得這或許是上天給他的機遇。
武秀寧旺家,那必定也旺他,再思及他們一起的生意,胤禛心裡難免升出一絲豪氣。
康熙四十四年一晃就過去了,年尾的各項事宜跟武秀寧想得差不多,烏拉那拉氏的確有意借宮宴再次刁難她,但有弘昱在,胤禛壓根就沒給她機會,直接把事情給否決了,宮宴也只帶了烏拉那拉氏和李氏去。
武秀寧沒有去宮宴,但第二天聽說今年宮宴,八福晉火力全開,卻一門心思只針對烏拉那拉氏,這裡頭是什麼原因她不深究,李氏有多幸災樂禍她也不管,但她這樣局面卻是她願意看到的。
上一世武秀寧以及後院的其他人,都沒少在八福晉手頭上吃虧,那時的八福晉和烏拉那拉氏妯娌情深,雙方互利互惠,合作無間,因著沒有人打破這個虛偽的局面,她們可是一直合作到胤禛和胤禩對立才算是徹底分道揚鑣。
這對於武秀寧她們這些無依無靠的妾侍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但現在兩方提前反目,從某個角度來說也算是減輕了她們身上的負擔,至少她們再參加各種活動的時候,不必被八福晉提溜出來當典型,打了臉撕了皮還要笑著把淚水往肚子裡咽。
這一年,因著各式原因,每個人的命運都有了顯著的變化,不管是好還是壞,一進入正月,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打起精神來了。
不錯,一晃三年一度的大選又要來了,烏拉那拉氏有意趁這次選秀謀劃適當的人選,其他人擔心再來兩個美人分薄自己原本就不算多的寵愛,而武秀寧整理好心情,等著迎接這恨了兩輩子的敵人。
七月,博得了所有人注意的大選再次拉開帷幕,武秀寧打從端正好心態的那一刻起就悄悄地開始佈局,畢竟真論起來,胤禛的後院有著太多令人詬病的地方,從這些地方不難看出德妃對他的偏見和冷遇。武秀寧以此為由,姚嬤嬤自然不會拒絕,如此她很容易地就掌握了鈕鈷祿氏的情況。
當下,鈕鈷祿氏年紀頗小,說是十三歲,其實也不過十二歲,連葵水都沒來,算半個孩子,可這個被人當成孩子來看待的人,卻比誰都來得有心機。
武秀寧記得上一世,鈕鈷祿氏因著年紀小,進府之後並沒有承寵,時間長了便被胤禛拋在了腦後,且隨著年紀漸大,貌不驚人的她著實沒有什麼值得別人注意的地方,若非當時的胤禛子嗣稀少,又因為被封王惹來不少閒言碎語,就算有烏拉那拉氏出面,她也未必能承寵。
可惜就可惜在當時烏拉那拉氏安排她跟著胤禛一起去了塞外,那時胤禛身邊只有她和李氏,敢於拼命的鈕鈷祿氏就在這個時候脫穎而出,真正走入了胤禛的視線。
就算沒有感情,就說這不顧安危侍疾的情份,也足夠鈕鈷祿氏在後院安穩一生,更何況她還抓住機會生下一子。
但這一世一切都不一樣了,烏拉那拉氏提前失了胤禛的信重,而武秀寧也順利產子,且後面還有時間,誰也不能保證她就生這一胎,等到這後院不缺孩子也無人給她領路時,武秀寧倒是想看看她到底還能憑什麼走進胤禛的視線。
“武主子,老奴不明白,你為什麼要注意這幾個條件一般的秀女?”在姚嬤嬤看來,這種條件的秀女根本就入不了主子爺的眼,畢竟近身侍候了這麼多年,主子爺的眼光和喜好她還是知道一二的。
“嬤嬤只覺得到她們的條件,可你卻沒有注意她們都出自於上三旗,這府裡的妾侍包括我在內,都出自於漢軍旗,滿八旗且還是上三旗只福晉一人,現在德妃有心獲取皇上的原諒,她就必定不會再像之前那般只挑選容貌出眾,家世低微的秀女,但她肯定也不希望爺就此得到太多的助力,那麼這人選就必定出自於上三旗中條件一般的秀女。”武秀寧倒也沒想瞞著姚嬤嬤,她既然借了姚嬤嬤的力,就必定要給她一個圓滿的回答。
“這……武主子這是走一步看三步,德妃娘娘這心思,說實話就是老奴也從未仔細分析過,現在想來,可不就如武主子所說麼?”回過神來的姚嬤嬤對德妃那是一萬個看不上,以前只是覺得她骨子裡透著一股子的小家子氣,現在看來這野雞飛上了枝頭,也依舊上不檯面……
心胸狹窄也就罷了,做點兒事情還盡使小心思,這樣的舉動別說那些主子,就是姚嬤嬤這個奴婢也莫名地看不上眼!
“原來武主子這般關注就是為了弄清德妃的用意。”
“是也不是,嬤嬤,我這個人也有私心,也害怕真來個身份高貴又長得跟個天仙似的秀女進府,雖說爺並不是那貪花好色之人,可誰也不能保證那人不動歪心思,我捨不得失去爺的寵愛!”武秀寧臉上閃過一絲澀然,經歷過一次失去的人往往比別人更懂得珍惜,且因著她的關係,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這也由不得她不謹慎。
“武主子多慮了,主子爺對武主子一直都是不一樣的。”姚嬤嬤看著武秀寧臉上閃過的一絲羞澀,一臉認真地道。
姚嬤嬤作為胤禛身邊侍候的人,他們還是希望胤禛身邊能有個貼心人的,她和蘇培盛內心深處對於四福晉會有一種厭惡和排斥感,就是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胤禛和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那個孤獨、冰冷、倔強甚至有些尖銳的少年一路走來真的很不容易,好不容易因著大婚而心生期盼,可是迎來的卻不是他以為的理解和體諒,而是貪婪和背棄。
如今那個少年已經長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也有了放在心上的人,即便他什麼都不說,他們也會幫著保護好眼前的這個人!
“我知道爺對我一直都很好,遇事總是護著我,可是我也知道爺是做大事的人,我不能拖他的後腿,那麼我就得努力保護好自己和孩子,讓他沒有後顧之憂。”武秀寧並沒有因為姚嬤嬤的話而沾沾自喜,相反地她心裡清楚他們之間的感情還需要用心經營。
“武主子能體諒主子爺的用意就好。”姚嬤嬤看著眼前這個堅強又善解人意的少女,只覺得這一次主子爺是真的遇到了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