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中國的邸報已經成為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報紙,而就在這明末的時候,活字印刷已經在這一行業廣泛實行。而原先朝廷的邸報到了地方,那些印書局不過是照本宣科的刊印出來,那些文人士子花幾個銅板購買了,掌握第1手朝廷的資訊資料。尤其在這南方,東林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理念之風盛行,士子們以關心天下大事,抨擊朝政為己任,當然讓這種抵報銷量大漲,最終形成風氣。
當然,在這個時候,邸報叫法很多,分別有“邸報”、“朝報”、“邸抄”、“進奏院狀”、“狀報”等叫法,其中“邸報”是其中最通用的叫法。
隨著銷量的增長,商人逐利,印書局為了擴大銷量,於是也在其中夾雜了一些花邊緋聞,一些平話,以吸引人眼球,這也變相的推動了古板的邸報向娛樂化發展的程序。於是,新聞舊聞共處一版,娛樂花邊更讓人津津樂道,市井動態訊息,也讓人愛不釋手。東關良家醬菜廠的鹹菜價格再次上漲的訊息,更是讓百姓口誅筆伐。
而文人士子們也找到了將自己的高論公之於天下的陣地,將自己對聖人之言的理解,對治國理念的剖析,發表在這種邸報上,往往會引起轟動,讓一個人一夜成名。
當然有了新的觀點,就會出現反駁的聲音,於是又有一批人在邸報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將上邊的那些人的想法,批駁的體無完膚,再次掀起閱讀的高潮。
當然印書局的老闆為了能更擴大利潤,在那裡推波助瀾,在這個時候,就出現了稿費的這個規矩。當然,這很不雅,有一種銅臭的味道,所以這個時候的稿費就叫做潤筆,看看,這名字多高大上。
毛玉龍夾著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滿了信心,這就和後世的網路寫手是一樣的,拿著自己但作品,在各大網站上串下跳,都對自己的作品充滿了信心,都認為只有自己的作品才是最完美的,也一定會轟動天下。
結果他走進第1個印書局的時候,表情是驕傲的,對著招呼的夥計,直接大言不慚的道“趕緊將你的老闆找來,讓他日進斗金的東西來了。”
對於這樣自命不凡的文人,夥計早已經司空見慣。毛玉龍鼻孔朝天,結果這個夥計更是將鼻孔直接變成了接雨的漏斗,撇著嘴直接道“我家掌櫃的正和一群士子文人喝酒唱和,確實分不開身,先生既然有佳作,在下不才,卻也是一個秀才出身,我就先拜讀一下。”
文人相傾,這是天下文人的臭毛病,結果被毛玉龍撞上了,肯定是討不得好了。毛玉龍這個小秀才,遇到了老秀才,那還有什麼好說呢?直接拱手“再會再會。”也不管身後的冷哼,直接揚長而去。
到了第2家印書局倒是得到了熱情的接待,但接過毛玉龍的稿子,只是簡單的掃了幾頁,這個東家就笑眯眯恭敬的將稿子推回來“小店兒小本經營,版面有限,實在是沒有刊登大作的地方,還請包容原諒。”
這是委婉的將他拒絕,毛玉龍就笑著告辭。
第3家,人家看了幾眼之後,就笑眯眯的揭開了毛玉龍的疤痕“白蛇傳的故事,早已經是家喻戶曉,即便是您妙筆生花,卻也不過是冷飯熱炒,不會引人關注的。”
走在街上,垂頭喪氣的毛玉龍這才知道自己知識短淺的毛病。
白蛇傳這個故事,初時成於宋,真正完善才是清,雖然自己是按照清朝以後的版本寫的,但自己想要玩一個連載的飢餓營銷手法,結果故事還沒有鋪展開,難免是老生常談,根本就不能吸引人家的眼球,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走在街上,垂頭喪氣的毛玉龍感覺到身心疲憊,不斷的埋怨當初那些穿越的作者,隨隨便便一個金手指出來,就是發家致富,富可敵國。可是到了自己這裡,卻根本不是那回事,看來,自己還是被那些寫穿越的人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