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和監軍太監兩邊僵持的時候,揹著毛玉龍的皂隸一聲:“毛秀才來啦。”立刻轉移了大家的視線,扭頭看時,可不是毛玉龍被背了來?於是大家一窩蜂似的衝了出來,一下就將毛玉龍團團圍住。毛玉龍看著這個陣勢,當時只能哭笑不得了。
在這裡,全錢塘掌政的,掌軍的都束手無策,你讓我一個快餓死的秀才有什麼辦法?
騰雲駕霧般,毛文龍被眾位官員架到了大堂之上,按在了一把椅子裡,還沒等他喘口氣,黃縣尊還有那位監軍太監就擠到他面前,急切的問道:“先生,倭寇離城三里,可謂兵臨城下,快快想個法子出來救急。”
毛玉龍張張嘴,卻什麼也說不出,不是被這巨大的被重視而衝昏了頭腦,腦袋沒轉過彎來,而是真的不知道從何說起。
“縣尊大人。”毛玉龍先嚥了下口水,讓自己的肚子不再咕嚕嚕叫喚,雖然,這口水讓自己更感覺到飢餓。
“先生請說。”黃縣令難得的對這個自己治下的傢伙放下一點姿態,也就是一點姿態罷了。
“城外倭寇有多少兵力?”既然到了這裡,就要問個清楚,然後為自己在家裡的那邊安排做個依據,自己可是知道,在這大明,面對倭寇,往往只有幾百,就可以讓幾千大明軍隊望風而逃,誇大其詞已經是這大明官場推諉過失的必須手段。
“多少?”縣尊很迷茫,然後將目光看向了擠在身後的刑名師爺,其實,他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但,作為刑名師爺,與地方勾連緊密,訊息也最是靈通。
那刑名師爺一看自己的東主看向自己,當時結結巴巴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不會吧,連城外多少倭寇都不知道,這裡就開始亂成一團,官員互相推諉,開始任由百姓逃離,商賈惶恐,這也太不靠譜了吧。
“倭寇可有攻城器械?”毛玉龍再次問道。
錢塘城牆高大,且早年為防備倭寇渡海侵擾,還經過幾次大的維修,如果倭寇沒帶大的攻城器械,根本就奈何不了縣城。
按照常理推斷,倭寇不過是群海匪,渡海而來,不可能帶著大型器械,要想用幾十架雲梯就爬上城來,不要多了,只要幾百衛所軍在,錢塘便萬無一失。
“這個。”縣尊又看向了雜物師爺,這次,輪到那個雜務師爺目瞪口呆了。
“我只管縣衙裡的雜務開銷,算賬我行,其他的我真不知道。”雜務師爺期期艾艾的回答了縣尊的問題,雖然這答案絕對的文不對題。
毛玉龍有點迷糊,餓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對眼前的狀況。
“那倭寇可有後續援軍?”再次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毛玉龍已經沒了底氣,因為,他看到縣尊的眼光是看向了錢糧師爺。
錢糧師爺立刻大步後退,然後語氣堅決的道:“我不知道。”
回答之堅決肯定,讓毛玉龍絕對相信,這是最標準的答案。
敵情一點不明,且不說自己這個秀才,即便是諸葛亮在世,也是手足無措。
“那我們有多少戰兵?”算了,自己還是問問趙老爹去吧,估計在座的也不知道。
那次聽趙老爹說,原先的九營將士合計九千,其實實際的數目是4000,而趙老爹接管軍營之後,並沒有將原先的數目補足,不但如此,開qiang一些老弱直接放回家去,讓他們繼續拿著一份或有或無的錢糧,在自某些生路。估計也就剩3000。但是現在是整個杭州城的防守都指望這3000人,分到錢塘這一片,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即便是諸葛亮唱空城計,那還有三百老兵在身後呢,這三百老兵都沒有,怎麼唱空城計?、等等,空城計?對啊,空城計的反語便是虛張聲勢啊,自己怎麼就把這茬忘記了呢?
“縣尊大人,情況緊急,是不是縣尊大人有籤丁之權?”毛玉龍兩眼雪亮的望向黃縣令。這很關鍵。
“是啊。”這時候,黃縣令被毛玉龍一提醒才恍然大悟,自己怎麼將這個茬口忘記了呢?
毛玉龍的汗就下來了,不是吧,這縣尊連這個都不知道嗎?難道他這個縣尊就是一個酒囊飯袋?
其實,這個倒是毛玉龍誤解了黃縣令,這大明縣令都是八股取試所得,討論起聖人之言可謂頭頭是道,一幫子文人在一起,每句話裡要是不帶上幾句子曰詩云,那似乎就不是人話。但對於治理地方,施行政務,那簡直就是一竅不通,要不縣衙裡,還自掏腰包的僱請一幫師爺做什麼?在後世裡,大家看到審問案件都是縣尊高坐,然後將大明律法說的頭頭是道,那其實都是想當然,真正升堂問案,其實都是刑名師爺做主,縣尊只是幕後簽字鉤決罷了。
好在如錢塘,下有鄉老里正應對一些瑣事,再有一班師爺處理政務,大事自有巡撫知府照看,這縣令不過是熬些資歷,坐享其成,像這般倭寇範境不過是偶然,縣令只顧著和那位監軍太監打擂臺,哪裡想到這些?
“既然可以籤丁,想來我們杭州城內有人口不下五十萬{歷史上也有說是百萬},而歸咱們錢塘管轄的也應該有十萬以上,可籤丁五千不成問題。”毛玉龍這是保守估計的,因為態度那片區域就一個裡,自己登高一呼,鄉鄰和族人就組織了不下五百的漢子,十萬錢塘百姓,一萬都應該有。既然有了這個法寶在手,毛玉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是的,是的。”這回,那雜物師爺連連點頭,縣城裡的情狀,他可比那縣令清楚的多,籤丁五千,根本就不在話下。
但是,這時候的錢糧師爺可就苦著臉跺腳連連。
毛玉龍沒有看他,反倒是信心大增道:‘這五千算是有了,其實,我們還可以讓那些大戶士紳組織家丁護院出來,這樣,就又能組織出一股強兵。”
“著啊。”這一聲,嚇了大家一跳,看去時候,卻是縣丞雙手連拍,喜形於色。縣丞都是本地人士擔當,也算是一個地頭蛇,對這縣城內的狀況極是熟悉,杭州,大明精華薈萃之地,錢塘邊,還有兩個港口碼頭,大明雖然禁海,但是,根本就阻擋不了那些和官府勾結計程車紳商賈出海走私,在走私期間,與海寇倭奴時有勾連,但更多的也是黑吃黑,豢養一群死士也成為必不可少。因此上,不但士紳巨賈多錢糧,更多看家護院,將他們組織起來,那就是一股強悍的力量。
“既然有了這許多人手,那麼憑藉我們的杭州城牆,應該可以守住吧。”毛玉龍小心的問道。
“杭州多年太平,但先前防備倭寇的時候城防守備還算完備,只要軍民同命,堅守上個十天半月沒有問題。”縣裡主簿當時站出來,支援毛玉龍的提議。
毛玉龍點點頭道:“十天半月足矣,畢竟倭寇是賊,不可能有太多錢糧後援,只要大家堅持三五天,想來倭寇自去啦。即便倭寇兇狠,但杭州是布政使和鎮守公公的駐地,周圍各地絕對不敢見死不救,只要三五日,最多十日,周圍援軍就將彙集,到時候杭州就解了。”
“對,對,還是秀才有機智,這番分剖下來,的確有道理。果然是知府大人推薦的人才,真的有急智啊。”縣尊連連點頭表示贊同。百度一下“明末孤臣傑眾文學”最新章節第一時間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