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孤臣> 第46章 以賭交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章 以賭交人

面對諸位士子的質疑,這個僧人就苦笑著道:“我們佛教傳至天竺,在天竺有一個這樣的算術故事,當時國王和一個平民打賭,那個平民在地上畫了九九81個格子,只要求一個格子裡按倍數放上一粒小麥,結果諸位以為結果如何?”

眾人就都笑了,在這裡都是人精,也就都是大明的精英分子,按照這個僧人說的,一個格子一粒小麥放下去,81個格子那能多少呢,幾升幾鬥罷了。

只有毛玉龍才真正的賊笑著。

這個僧人就雙手合十,阿彌陀佛:“這個故事的最終結果就是,這個國王需要將它1000年所生產的所有小麥都放在這裡,竟然還不能夠填滿他所說的數目。”

這樣的結果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都不相信這個僧人說的話,都認為他是在說天方夜譚。

這個商人再次對毛玉龍施禮:“小施主,宅心仁厚。”然後就衝著學正道:“諸位士子不信,我便算給大家聽,當然,現在我一個算盤是打不出來的,還請學政大人再找幾個精通珠算的先生過來,我們一起算一算才能知道。”

這樣的話,也讓學政大人產生了興趣,於是立刻打發小廝去山下尋找精通珠算的人上來。

時間不長,十幾個夾著算盤的人走了進來,這其中就有當初毛玉龍見到的那個掌櫃許傑。兩人相見,互相鄭重施禮,那個掌櫃的笑道:“聽說小相公有此賭約,我便自告奮勇。”然後掃視了一下諸位士子:“聖人的教誨,卻被許多人讀偏了,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天大的笑話,作為朝堂棟樑,若不能通讀數術,如何能知道這天下錢糧?”

這話說的絕對過份,但也絕對中肯,因此上毛玉龍對這個先生就已經非常上心了,再次躬身施禮,誠懇的請教:“敢問先生大名,若是有一天,小子能夠上進一步,願千金聘請先生為西席。”

當時這個糧店的掌櫃就玩味的看著毛玉龍,就在大家嘲諷的笑意裡,鄭重其事,恭恭敬敬的給這個小孩子施禮:“在下許傑,若小先生有用到我的那一天,我便是水裡火裡,追隨小先生左右。”

這絕對是一種詭異的場面,一個30左右歲的掌櫃,卻恭恭敬敬的給一個小小的15歲的少年施禮,並且鄭重的承諾,準備追隨他的左右,這讓所有的人不能理解。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不理解,才成就了一個千古佳話,就從今天開始,毛玉龍和許傑,便成就了大明的一個千古傳奇。

閒話當然少說,十幾個算盤一起噼裡啪啦的打響,在半個時辰之後,結果出來了,若是按照毛玉龍的說法,就這小小的36個格子裡,最終要放下,16772170 錢。

而正如那個僧人說的,哪怕是多一個格子,便是翻倍,也就是3千3百多萬錢,如果再多一個格子呢?

如果真的按照天竺人的那個81個格子算,大明所有的銅錢全部堆在這裡,也根本就不夠填滿。

看到這樣的結果,所有的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就這毛玉龍厚道的格子,就已經讓他獲得萬兩白銀。

現在明朝的銅錢和白銀的對比,是一千四百千錢,兌換一兩白銀。

按照大明初期規定所有的銅製錢都規定為銅七鉛三.銅幣當重一錢.但是不法商人卻把大明發行的銅錢融化了提取銅來鑄造銅器出售以賺暴利.造成市面錢荒.雖經官府多方打擊.但總是屢禁不止.沒奈何萬曆朝改定為銅六鉛四.每枚銅幣重一錢二分.泰昌、天啟兩朝的銅幣也沿用萬曆朝的規矩.這樣扣除費用大明得到大量錢息(銅.鉛差價,大約是兩分.這樣大明每年可得錢息上百萬.用於軍費開支和充實內庫)商人卻無利可圖.慢慢的也就抑制了大明錢荒.

泰昌、天啟兩朝以來.東林黨把持了南京鑄幣司.從此以後生產的銅錢就一代不如一代.到天啟二年.南京鑄造的銅錢已經下降到了銅三鉛七.重八分.到天啟三年.南京新出爐的一批銅錢竟然已經是銅一鉛九.重量也破天荒地降低到了四分一枚.錢息更是每年只是上繳幾萬兩.其餘的都飽了私囊.這樣在蘇州等地.大明的百姓自發地興起了抵制天啟銅錢運動.這次的抵制風潮長達八個月之久.讓南直隸東林黨焦頭爛額.

到天啟五年的時候.魏忠賢乘廣寧慘敗案打擊了東林的大勝之餘威.順勢發動了南京鑄錢案。

結果當然是魏黨大勝.東林倒臺。

但是魏忠賢一黨可比東林有良心的多多.把大明發行的鑄錢由銅一鉛九變成銅三鉛七.總算讓錢幣走向正常,多少平息了民憤讓人可以忍耐。而上繳內庫的銀錢也達到歷史最高到三百萬兩。

有了這筆額外的錢,這樣才不再拖欠了關寧的軍餉.雖然這些軍餉發到士兵的手裡是多少.那就總比沒有強了.所以現在還是錢賤銀貴。

不過即便是按照現在的銅錢對比,這麼多文的錢,完全可以折算成白銀11000兩。

哄——所有的人都傻眼了,但轉而就是一片大譁,這個賭約其實是再次落進了毛玉龍的圈套。

不過細細想想,大家也覺得自己輸的不冤,畢竟自己和這個小小孩子相比,這簡直就是目光短淺的可以。

宋遠山仔細的打量了一下毛玉龍,然後鄭重其事的道:“毛同窗,這個賭約我認了,我輸的不冤。這一次的教訓告訴我自己的目光短淺,見識淺薄,待日後我必定不再死讀詩書,定當開闊眼界廣讀博覽。”

毛玉龍就再次笑著趕緊還禮:“其實廣讀博覽,不但不會耽擱諸位讀聖賢書的工夫,反倒會拿其他事物和理論證明聖人之言的理論博大精深,如此相輔相成,宋兄將來一定會對聖賢要義有獨到見解,那時候,說不得宋兄便成一代宗師開創流派。”

宋遠山就呆愣在那裡,好半天,然後面色變得酡紅,就在所有人的震驚裡,慢慢的躬身施禮下去:“小子謹受教。”

學政看到這一幕,擼著鬍子不住點頭,對身邊諸位教諭教授點評道:“這宋遠山,的確做到了聖人教誨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領悟了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大道。我觀此子,將來必開一代新學。”

諸位連連點頭稱是,這就又為後來傳了一段佳話。宋遠山果不其然,雖然沒中狀元,但也成為一代大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