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末孤臣> 第44章 一文成名天下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章 一文成名天下知

學正教諭的小斯過來,掩著嘴偷笑著,將這最後一個卷子糊名了,交給學政教諭,雖然只是遊戲,但還是要遵守規則的不是。

伸了一個懶腰,滿含謙卑恭敬的向諸位拱拱手:“獻醜獻醜,承讓承讓。”

這樣的表現,更贏得一群人的鬨笑,在大家看來,這不過是為自己的尷尬,找個臺階下罷了。已經有幾個好事的學子堵在了院子的門口,準備說什麼也不讓這個小傢伙跑了。

學政和教諭以及幾個教授開始審閱卷子,其實這種審閱不過是走馬觀花,在這種如此短的時間內,能做出什麼好的文章?不過是流於形式,大家湊個趣罷了,大家還要午間聚餐呢不是。

結果審著審著,學政教諭們原先輕鬆玩笑的表情就開始變得嚴肅起來,當時學政拿著一張卷子仔細研讀,而後變得搖頭晃腦,不由自主的小聲詠讀。這時候歪著腦袋看著的教諭都開始想要搶過去一睹為快,學政卻努力的扭著身子。說什麼也不讓他搶去,怎麼的也要自己讀完第二遍,再讀一遍,然後再——。

看到上位者少有的表情,諸位學子都不由自主的湊到跟前,伸長了脖子,但大家實在是看不到那上面的文章,就開始互相猜測,然後有些人就開始對宋遠山展露讚許敬佩的微笑,一些士子就開始對宋遠山開始拱手道賀。

能被學政和教諭搶著閱讀欣賞,那絕對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雖然這不過是玩笑遊戲,但畢竟能在學政和教諭面前露臉,加深印象,對將來還是有著莫大的好處的。想當年,也就是頭年,就是在這梅院得了遊戲案首計程車子,就被學政教諭推薦去了蘇州府學,真的是獲益匪淺。

而在這群人裡,按照才學敏銳,當然是宋公子第一。當然,按照勢力身家,當然更是非宋公子莫屬,於是一群人,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全部開始阿諛奉承這位公子了。

宋遠山對自己的文章是有相當信心的,於是就有了一種藐視天下的感覺,在這大冬天裡,將一把摺扇搖得嘩嘩聲響,說不盡的瀟灑風流鼻涕。

斜眼看去,那個讓自己看著就噁心的小傢伙,這時候正躲在人後摟著袖子,一臉無所謂的樣子,這真是越看越煩,於是就想再次噁心噁心,教訓教訓他。

施施然走到毛玉龍的面前,簡直像嘩啦一聲收起,滿含譏諷微笑的道:“我的秀才公,在下建議你臨時去抱一抱佛腳,結果卻沒有聽在下的建議,實在是可惜。今日小試案首,看來你是沒有機會了,不過——”轉回頭,衝著圍在身邊的諸位士子笑著道:“倒數第一也算案首,倒也可以風風光光的穿著短衣下山。只是這天寒地凍,雪後初晴,不要凍壞了我們未來的國之棟樑,我這裡有狐裘披風一件,倒是可以藉著小兄弟遮擋風寒,以盡這同窗之誼。”

就在大家一片讚揚宋公子寬厚的恭維聲裡,宋遠山很認真的對毛玉龍道:“咱們可要說好了,我不過是借給你罷了,你可不能將我這件價值千金的狐裘披風典當了。”

於是周邊再次響起鬨堂大笑。毛玉龍就在那謙和的,作揖打拱,做足了謙和的表現,然後似乎想起了什麼,垂涎著臉對著宋遠山道:“正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們剛剛賭約,我作為君子,絕對不能不作數,宋公子的裘皮披風,兄弟我心領了。”然後從懷裡掏出那30文錢,鄭重的託在手中:“賭約依舊,我便將這30文錢放在這裡了,銅錢雖少,卻是我的誠信。”

諸位公子聞聽,不由得一愣,然後想起剛剛設定的賭約,更加開懷大笑,在他們認為,這是毛玉龍主動投誠,以免大家逼迫過甚。

正所謂欠債不還,堵債不賴。天下只看到過拖欠借債的,沒看到過拖賴賭債的,所以才有賭品看人品一說。

宋遠山雖然出身豪門,有紈絝的本錢,但因為宋家以詩書傳家,更有商業為本,所以對信譽看的極重,宋家的承諾絕對是金字招牌。

宋遠山得意的大笑著道:“賭約當然作數,大丈夫一諾千金,怎麼能夠反悔?”然後接過那30文錢,在手中掂量掂量:“既然你如此誠信,如此君子,待會兒發榜的時候,若是你名落孫山,我也不求自甚,就收了你這30文錢,替諸位同窗打賞這兩個殷勤伺候的小沙彌。”

那兩個小沙彌,立刻就眉開眼笑的躬身施禮,嘴裡連連稱謝。在他們看來,這筆小錢算是註定歸他們了。誰說佛不愛財?佛講經還要三鬥三升金豆子呢不是。

“諸位士子,現在我們已經審定了案首以及第二第三,現在撕掉糊名,公佈結果。”學政這麼一說,全部的學子立刻圍攏過來,伸長了脖子滿臉期待。

雖然不過是一個遊戲,但無論如何做了案首,都會在這個聚會里有著臉面不是。

“第一名——”學政撕開糊紙看了一眼,故意停頓一下:“錢塘毛玉龍——”

靜,落針可聞的靜,然後就是一片鬨然大譁,所有的人都不能置信的看向毛玉龍。

這時候,毛玉龍笑嘻嘻的挨著個的給人打躬作揖,嘴裡依舊是承讓承讓。

雖然說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那要看什麼樣的狀況,如果一個千古名篇,和一個不過平時花團錦簇的小白文相比,第一第二之間也就是昭然若揭了。

《病梅館記》對了,現在叫《病梅園記》那種千秋名篇,怎麼能是這園子裡這幫凡夫俗子能寫出來的呢?

宋遠山寫的《梅園記》雖然也寫的是花團錦簇,妙筆生花,但畢竟和《病梅館記》怎麼能同日而語?

一個個不服不忿的人衝上去爭相閱讀,希望能在這裡找回一下自己的面子,但即便是被公認為才思敏捷第一的宋遠山,捧著這個文章,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尤其看到妙處,不由得顫抖著雙手,一遍又一遍默唸之後,最後竟然大聲朗誦出來,這的確成為這一次梅園聚會的不朽篇章,絕無僅有的佳話。

《病梅園記》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廣濟寺後園,杭州之西溪,皆產梅。

、、、、、、、、

他日,予欲購梅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仰首望天,好久好久之後,宋遠山拜服在地:“杭州神童,名不虛傳,我等甘拜下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