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0章 (1 / 2)

在萬眾矚目之下,徐青雲挺直脊背,不疾不徐,雲淡風輕地走上講臺。

熱烈的掌聲再次響起,持續了很久才停下。

徐青雲神色自然,掃視一圈臺下眾人,朗聲開口說道:“大家好,我是中醫,徐青雲。徐徐圖之的徐,平步青雲的青雲。”

“很高興能站在這裡,向大家分享關於中醫的知識。”

“在座的各位,應該大部分都是學醫的,而且是學中醫的,即便不是,相信是對中醫感興趣,才會來到這裡。”

“那我想提一個問題,在座各位,有多少人知道中醫的起源呢?”

眾人聞言,竊竊私語,有些茫然,有些興奮,有些靜靜聆聽,這些徐青雲都看在眼裡。

停頓了一會兒,徐青雲繼續說道:“今天,第一點,我想講講中醫的起源,學中醫,如果連中醫的起源都不知道,如何向他人介紹中醫呢,如何讓病人相信你的醫術呢!”

不管知不知道中醫的起源,眾人都做出認真聆聽的模樣。

徐青雲繼續說道:“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上面有一句話。”

“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這時的中醫,所指是中等醫生的意思,而非現在我們認為的中醫。”

“而我們所熟悉的名詞性的‘中醫’,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西方給中國醫學起名為中醫,以方便區別中西醫。直到1936年,制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二字。”

“關於中醫的起源,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但有幾種主流觀點。”

“第一種觀點:醫源於巫。”

......

臺下眾人認真聽著徐青雲的講述。

白冰雲看向徐青雲的目光卻微微有些出神,聚光燈落在他身上,照在他意氣風發的臉上。

出神的又何止白冰雲一人,吳語瑤也在其中,還有許多徐青雲不認識的人。

演講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徐青雲除了講中醫的起源之外,還將來中醫的一些醫學名著,中醫的發展過程等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