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蕭雨,雖然也被這樣的氣勢所感染了,但是更令他激動的是又能夠深入敵人腹地淤血拼殺了。
這幾天大軍原地休整,蕭雨也沒閒著。在夜老的幫助之下,他將土神玉和金神玉依次鑲嵌在了戮神劍柄之上,這也使得原本無堅不摧的戮神劍更加靈動堅韌了,蕭雨感覺,此刻的戮神劍就像有了靈魂一樣,居然在兩顆神玉鑲嵌上之後,便嗡嗡得顫個不停,就好像它也為自己的更加強大而感到興奮一般。
這幾天,夜老也抽空看了看墨天明所送給蕭雨的《丹經》,在他左右對比之後便發現,這《丹經》居然與藥神那老傢伙所編寫的《凌霄丹集》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這本《丹經》還更貼合寰雲界所產之物,也更適合目前的蕭雨煉丹所用。
這些日子,蕭雨也照著《丹經》上所記載的丹方,煉出來無數丹藥,補充靈氣的,恢復傷勢的,甚至是那些激發本體潛能的丹藥都被他煉製出來不少,並將其中大部分分發給了各路將軍以及蕭雲蕭山和墨涵,以備不時之需。
而讓蕭雨鬱悶的是,當他向夜老詢問自己血液的種種怪象之時,夜老僅僅抿嘴一笑,直言不可說,這也讓蕭雨一時摸不著頭腦。
。。。
大軍一路向西,僅僅五日光景,便直接拿下了琅陰城所管轄的衛城六座,並斬殺敵軍七千餘人,而自己大軍的損耗卻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正在蕭雲頭疼這六座城池該如何接管之時,慕昕卻從帝都裡派來了一干文臣,吏部戶部之人居多,正好能在這樣混亂的時候重新整頓各個城池。
“大將軍有令,凡新下城池,軍中大小將士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擾民生息。現經軍中商定,頒佈三斬四監禁之令。無故殺人者斬,強搶民女者斬,掠民財物者斬。無端滋事者禁,飲酒尋歡者禁,擾亂施政者禁,夜不歸營者禁。”
此項軍令一經推出,本就治軍嚴格的大營之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而城中百姓卻是一片譁然,本以為自己作為戰敗之民,就算被怎樣對待也算是情理之中,可這將軍令一經頒佈,卻一改城中頹然之氣,各行各業三教九流,一日之後便恢復了往日的生息,各座城池依舊井井有條的運轉起來。
與軍令一同貼上在城門左右的還有慕昕所下達的一份聖旨,一經貼出,更讓城內百姓如臨夢中,歡呼雀躍不已。
“皇恩天鑑,日月當輝。吾皇上應天意,下恤民心,聖裁乃定,凡所得城池,均以休養生息為本,開倉放糧以足百姓之用,凡所轄之地,一律以各家勞力為準,重新劃分以資耕作,並令城內官署三年內免收一切農事稅務。欽此。”
民以食為天,而這食便出在農人所耕之地。慕昕這一招休養生息惠之於民的政策,才真真正正達到了收買人心的效果。現在城中三人一群五人一夥,無一不在為皇帝慕昕高功頌德,也從真心裡認可了他。
同時,傳諭太監也將慕昕的一道口諭告知了蕭雲,命他全權負責銀月國土中所有事宜,也將先斬後奏之權交給了他,並命他可擅自處理所下城池之內盡數金錢糧草,諸事皆不用回報朝廷。
這道口諭可謂將蕭雲完全松去了綁繩,足以讓他大展一番拳腳。
首先,他下令以庫府之內銀兩向百姓平價購買軍糧,並嚴格監督辦事官員,杜絕私下貪汙及以次充好的現象發生。其次,他命人開設徵兵站,只要有意上陣殺敵為郢洲國效力的有識之士,一經初步審查便能進入軍中,並以日後軍功封爵分地榮耀門庭,這也是蕭雨仿效商鞅變法的條文給他出的主意。
一時間,入伍從軍的男丁蜂擁而至,都以能進入郢洲軍為榮。此刻的各城徵兵站附近人頭攢動,之前損失的兵源一下子便補充了回來,甚至就連之前投降的十幾萬人也都編入了軍中。
就這樣,五日之後,蕭雲便帶著手下六十萬大軍直逼琅陰城下。
。。。
深夜,滄瀾城皇宮內。。
“大國師,這可如何是好,郢洲軍已經兵臨琅陰城下,如果他攻下琅陰,那我滄瀾城豈不毫不遮掩的暴露在了蕭雲的大軍之下了麼。”嚴霜急的在大殿之中來回踱步,心裡的焦急盡數顯露了出來,而國師鷙煞卻一臉平靜,甚至嘴角什麼還能看到一絲弧度。
“陛下不必驚慌,算算日子,想那東虞特使現已身在琅陰城中了,不日即將與蕭雲碰面。到那時,他不僅要把吃掉的都吐出來,還得給我銀月帝國豐厚賠償。”鷙煞平靜的說道。
“難道大國師已經和東虞特使說好了嗎?不過你我也不能將這萬里帝國系在他一人身上啊。”
“陛下難道忘了,當日以命人去魔皇嶺請太子殿下回朝了嗎,以殿下現在的身份,就算東虞盟想動他也得掂量掂量,何況一個小小的郢洲國呢。”
“哎呀,朕居然將此事給忘的一乾二淨,罪過罪過,還好有國師替朕分憂啊。”聽到鷙煞所說,嚴霜如釋重負的吐出一口濁氣。
“這是臣應該做的,陛下謬讚了。”
。。。
三日之後,蕭雲大軍在距離琅陰城十里之地停了下來,按部就班的安營紮寨,並分兵三路,將西南北三門包圍的水洩不通,只留下東門防備城中守軍做困獸之鬥。
而此時琅陰城內,由於近日各地流民不斷湧入,已經混亂的不成章法,更主要的是那些流民竟然暗地裡宣傳蕭雲以及郢洲皇帝的安民方略,這更使城中本已低沉的鬥志更加所剩無幾,若不是琅陰太守死撐著要戰,恐怕這座天塹大城早已不攻自破了。
此時,太守白裡登城眺望郢洲大軍,整個人如同掉入了冰窖一般。只見不遠處,雪白的軍賬一直綿延到了目所能及的盡頭,其中陣陣軍灶所冒出來的黑煙,如果直插大地上的釘子一般,筆直升入天際,而一眼望去竟不能數清這“黑釘“的確切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