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類腦體> 第四十三章:競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三章:競賽#

祁旻坐在米米旁邊,思考了足有十多分鐘,之後才以相當平和的語氣說道:“Mimi,你想不想上個課外班兒什麼的?”

祁迷一時間沒有理解她媽媽是什麼意思,從飯碗裡抬起頭問道:“我打乒乓球兒還要專門報班兒?”

因為曾經丟失了三四歲以前的記憶,她的記憶中自己從記事兒起就開始學乒乓球了。最初是祁旻教她,後來祁旻這個半吊子也教不了她了,從祁迷上小學開始就跟著祁志光先生打乒乓球——他當年可是單位乒乓球賽沒出過前三的選手啊。

但是現在祁迷也已經把祁志光先生的球技學了個八九不離十。乒乓球這玩意兒本來就是非常技術性的,祁志光先生的水平說到底也就是在那兒,教祁迷教得差不多了以後,也就沒什麼能教的了。然而祁迷從來沒想過要真正走乒乓球路線,畢竟她這個腿腳實在也不適合體育方面的發展,所以也就是當做愛好普通地玩兒一玩兒。

“不是乒乓球……”祁旻覺得這有點兒難以開口,但還是努力以相當溫和的方式說道,“我的意思是,像是數理化之類的,你有哪樣兒有興趣麼?當然,語文和別的藝術方面也行。”

祁迷轉過頭看向她媽媽的眼睛,而後者卻彷彿有點兒心虛地移開了目光。

祁旻的確心虛,她並不覺得家長應該“逼迫”孩子去補習課內知識。她小時候學習全憑興趣,朱劭瓊女士和祁志光先生的教育理念非常開明,但卻導致祁旻養成了沒有要緊事兒就苟著的習慣。現在她不希望米米以後也習慣於苟著,但卻始終覺得,想要成為什麼樣兒的人得是由她自己決定的。

不過祁迷對此倒沒有太多看法:“生物呢?”

聽到“生物”,祁旻的第一反應是勸自己閨女不要學,不過在脫口而出之前還是動了腦子,想到生物這個專業很坑也只是五六年前的事兒了。現在類腦體行業這麼熱,生物作為與之關係最接近的基礎學科之一,發展倒也還行。尤其是類腦體公司研發部,在硬體研發方面會招不少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背景的人,就業其實也不算是很大的問題了。

但是讓自己閨女學生物,祁旻還是覺得有點兒浪費。不過上初中時學點兒生物,並不意味著以後就要當做專業。祁旻覺得還是要以閨女的喜好為主。

“生物……挺好的。”祁旻欲言又止,過了幾秒才又說道,“Mimi,那你報一下學校生物競賽的班兒,好不好?這些東西還是得早點兒學,萬一學了之後覺得不合適,還能再換別的。”

“為什麼要上競賽班兒?”祁迷問道。

“你喜歡生物麼?”祁旻解釋道,“中學的生物教得太簡略了,學校的競賽班兒其實也就是給生物愛好者找個地方一起玩兒。”

她當年也是因為這個才學了生物競賽的。像那時候的祁旻這麼混日子的人,實在也不太可能學出什麼成績,無非是玩兒得開心而已。後來的確也證實了生物競賽班能讓人玩兒得開心,以至於祁旻大學就學了生物——這麼一看這好像是個會把人帶進坑裡的東西啊。

不過終究還是要以米米的興趣為準,而祁迷想了想覺得還行,於是這事兒就這麼定了。

——

繪千世坐在舊城外圈的“城牆”根兒下面打瞌睡,等著他老大和老大的兄弟來找他。

他之前跟多波莎去了一趟聖彼得堡區,然而也只不過是把多波莎帶去了紅雪救助站,之後的事兒就是一群俄羅斯人之間的了,他壓根兒沒聽明白多少。

好在多波莎這位漂亮妹子很大方,請他在聖彼得堡區玩兒了一圈兒。

由於中國玩家比俄羅斯玩家多得太多,北京區的常駐玩家數目也是聖彼得堡區的三四倍。再加上娛樂專案差得不多,原本這兩個區很有可能因為非常相似,而讓人數少的聖彼得堡區失去很多玩家。為了增加區分度,聖彼得堡區的許多娛樂專案被改造成了北京區相應的蒸汽朋克版、賽博朋克版亦或者科幻版,風格更偏小眾,但因此也提高了玩家的忠誠度——以至於很多人都將其戲稱為“31векЛенинград(31世紀列寧格勒)”。

只不過31世紀的“列寧格勒”顯然不是真的列寧格勒,體驗社會主義科幻風是要花錢的,而且並不便宜。繪千世真實地感受到了多波莎的有錢程度,同時也有點兒疑惑秋收和金田這樣“平平無奇”的年輕人,怎麼會認識多波莎這樣的“資產階級”。

但對於繪千世而言,似乎還是北京區更合適一點兒。他之前從來沒有在現實世界離開過京津冀地區——別說河北,他甚至連天津都沒怎麼去過。鑑於現在他已經“死”了,只能“活”在北京的超級計算機群裡,以後顯然也沒機會再去別處了。

這麼想著,他甚至有點兒想去別處轉轉了。真反常啊,以前“活”著的時候他只想宅在家裡,現在“死”了卻想到別處看看。

繪千世從口袋裡拿出一塊兒薄荷糖,塞進嘴裡嚼了嚼。這薄荷糖並不是現實薄荷糖的完全復刻,而是聖彼得堡黑市上推出的類腦體提神劑,據說是從類腦體公司流出的原始碼合成的。製造這種“毒|品”非常容易——提神只是一種簡單的感受,建構師複製這種感受甚至用不到任何數學工具——但其潛在危害不可謂不大,恐怕會讓類腦體公司的管理者們非常頭疼。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薄荷糖的原始碼是類腦體公司故意洩露的,是為了增加類腦體的使用者黏性——吃了薄荷糖之後,即使長時間玩那些刺激的娛樂專案也不會感到精神過載。

上次跟著多波莎去聖彼得堡區時,她在黑市買了不少,也給了繪千世一包。

繪千世回來之後一直沒敢吃,生怕會上癮——那其實是無稽之談,這玩意兒又不涉及神經突觸可變性的問題,頂多心理上癮——但昨天實在忍不住嚐了一塊兒,發現還不錯。

嚼著薄荷糖,現在他覺得自己快上癮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