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西南動兵,小皇帝無疑是接受不了的,一旦幾個宰輔強行要這麼做,他就要著手罷相親政了,不過像漢中增兵,他還是可以接受的。
按照現在的情形來看,朝廷不去打西南,西南也不太可能主動出劍門關攻打朝廷,因此朝廷增兵漢中,既可以穩固西南門戶,也不太會引起太大的震動。
元昭天子坐在主位上,沉默了一會兒,抬頭看向殿中諸位大臣。
“諸卿的意見呢?”
相較於沈寬,御史臺的御史大夫嚴守拙,態度就沒有那麼強行,他上前一步,對著天子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派人去西南查明到底有沒有旱情,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管西南有沒有旱情,這三十多份奏書,一份也不能批。”
他沉聲道:“朝廷不會給西南免賦,再有幾個月就是朝廷徵收秋糧的時候了,如果到時候西南拒不納賦,朝廷不管怎麼做都是理所應當。”
“臣的意思是,現在可以向漢中增兵,有備無患,如果數月之後,西南拒不納賦,朝廷當可以從漢中興起王師,討伐不臣。”
嚴守拙的這個方案,相對來說要溫和一些,也是把皮球踢還給了西南,到時候如果西南那邊要強行罷稅,便真的會打起來了。
元昭天子深呼吸了一口氣,環顧殿中諸大臣。
“諸卿可還有別的想法?”
宣政殿裡寂靜無聲。
現在的朝堂,畢竟是幾位輔臣在主政,如今三輔臣之中的兩個輔臣都說了話,剩下的人自然不敢再多說什麼,就連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姬林,張了張嘴,也沒有說話。
坐在帝座上的天子,微微皺眉。
他揮了揮手。
“既如此,就按照沈相與嚴司空的法子,交給兵部擬訂章程,具體的章程出來之後,送到未央宮來,朕要先看一看。”
說罷,這位天子起身,轉頭對著蕭正說道:“回未央宮。”
大太監蕭正立刻低頭,帶著一群宦官,簇擁著天子離開了宣政殿,留下了一群大臣面面相覷。
讓他們愕然的不是天子要過問這件事,而是天子……已經在提前參政了。
官場上,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說元昭天子短短的一句話,底下的大臣們心裡就會琢磨……皇帝是不是要提前親政了?
宣政殿裡的這些人,最少也是三品官,說他們是人中龍鳳一點也不為過,只這一句話,其中有些人已經在暗中打起了算盤。
朝堂裡,是有輔臣的啊。
天子提前參政,是不是對著幾個輔臣……不滿意?
瞬間,他們看向三位輔臣的眼光,就有些不太對勁了。
沈寬微微低著頭,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他深呼吸了一口氣,對著兵部尚書葉璘說到:“葉尚書,陛下要你兵部拿章程出來,明日日落之前,具體的章程要送到尚書檯稽核。”
葉璘皺了皺眉頭,不過還是低頭拱手:“下官遵命。”
沈相大袖一揮。
“今日廷議到此為止,諸公各回職司,散了罷。”
他這一句話,宣政殿裡的大臣就都開始慢慢離場,沒過多久,所有的官員便都散去,宣政殿裡,只剩下包括姬林在內的三個輔臣。
他們能做到輔臣的位置上,自然有過人之處,旁人能聽出來的意思,他們不會聽不出來。
沈寬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他深呼吸了一口氣,看向了嚴守拙與姬林。
“二位,陛下已經參政了。”
本來廷議,應該是他這個左相來“主持”,問話之類的也該是他這個左相來做,但是方才,年僅十四歲的元昭天子,基本上算是掌控了全場,完整的主持了這場廷議。
姬林面色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