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並不能確定平南侯府的人有沒有發現他進了京城,但是隻要把門鎖了,就算平南侯府的人找到這裡,他們多半也會以為房子裡面沒有人。
再說了,即便平南侯府的人發現這裡,他們總不至於敢在京城裡頭燒房子。
李信從大通坊一路朝著北城走,由於皇城是坐北朝南的原因,所以越往北越是繁華,到了得勝大街上的時候,就已經是人來人往的熙攘景象了,李信先是去鐵匠鋪買了一口鐵鍋,然後又買了些柴米油鹽之類的東西,再去棉布行裡買了兩床被子,然後揹著一個大大的布包,開始向城南走去。
這個布包加在一起,足有幾十斤重,背在背上很是顯得吃力。
這個時候已經是下午了,大街上的人稀疏了不少,只有一些放了學的孩童,在大街上嬉戲打鬧,一群小娃娃正在成群結伴的唱著童謠。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此時已經是臘月,臨近年關,小孩子們一年最盼望的就是過年的時候可以吃著葷腥,因此自然開始唱快要過年的童謠。
這種歌,李信小時候也曾經唱過,起先他並不以為意,但是聽著聽著,他突然停下腳步,把目光放在了這些孩童身上。
他住的木屋給人燒了,下手的人是京城的京兆府,這件事本來是無處說理的,因為他能夠接觸到的最高衙門,也就是京兆府了,不可能讓他一個庶民,去以民告官,這種無疑是作死的行為。
現在,他好像看到了一些報復平南侯府的希望。
不過現在肯定不是時候,畢竟小丫頭還等在家裡,李信把背上的布包緊了緊,繼續邁著步伐朝著城南走去。
老人家好心救了李信,然後又收留了他,到最後卻把自己弄得無家可歸,無論如何,李信都必須把這祖孫兩個安頓好了,最起碼要讓他們比以前過的更好才行。
快到傍晚的時候,李信終於回到了那個小院子裡,他先是到了廚房,把那口花了“巨資”購買的鐵鍋裝在了灶臺上,然後對著小丫頭招了招手,微笑道:“丫頭,來燒火,哥哥給你做些好吃的。”
小丫頭開心的點了點頭,連忙開始在灶臺裡生火。
她原本就會幫著祖父燒炭,生火是最拿手的本事,不一會,灶臺下面就生出了旺盛的火苗,小丫頭抬頭看向李信,發現李信一口氣在鍋裡倒了小半碗油。
賣炭妞瞪大了眼睛。
她以前的日子過得很不好,能有個吃食就不錯了,通常都是高粱面或者一些粗米,平時基本見不到半點油水,現在這個大哥哥,居然一口氣倒了這麼多油進去……
這個世界,是沒有炒菜這個說法的,一般都是“煮菜”,然後滴幾滴油進去。
所以,當賣炭妞吃到第一份炒菜的時候,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
小丫頭盛了一碗飯,裝滿菜之後,興沖沖的給自己的爺爺端了過去。
“阿爺,吃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