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書看到周瑭進來,趕緊迎了上來,說:“組長,您快看看”。
那名病人也趕緊站起來,恭敬地對周瑭說:“周醫生,麻煩您了”。周瑭看他的脖子僵直,便說:“你坐著吧,不用客氣”。
周瑭問李佳書:“你給他針的哪些穴位?”
“大椎、後溪、陽陵泉、懸鐘、阿是穴配落枕穴,經絡診斷為太陽經,加了天柱穴”,李佳書說:“本來有了效果,不知為何,他今天又不能動了”。
周瑭點頭,看了看外面陰沉的天,說:“你先給他的足三里和太溪穴各加一個艾柱,灸完後再扎你說的那些穴位”。
李佳書想了想,不知原因,便問:“為什麼?”
周瑭回:“你先試試,等有了效果,我再告訴你原因”。
“好”,李佳書依從周瑭的指導,針上足三里和太溪後,在兩個穴位上各加了一個艾柱。十五分鐘後,為病人起針後,病人對周瑭說:“我現在覺得渾身暖和和的,舒服多了”。
周瑭點頭,對他說:“你轉動一下脖子試試”。
病人嘗試了一下,可以左右無礙地轉動到45°的位置了,周瑭對李佳書說:“可以為他扎那些穴位了”。
李佳書為病人紮了大椎等穴位,每隔5分鐘行針一次,20分鐘起針後,病人試著後仰了一下,感覺後項部不似先前那般強直了,便高興地對周瑭說:“真是好多了”。
李佳書既很佩服周瑭又充滿了疑惑,在他的朋友離開後,忍不住請教周瑭。周瑭一笑,說:“你看今天的天氣如何”。
李佳書看看窗外陰晦的天,回答:“陰天”,然後不解地問:“可是,這與你針法有何關係?”
周瑭講道:“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人不可能脫離自然獨存,天暑汗出,天寒增衣,我們的生理特點與自然相符。
同理,人的病理也受自然氣候影響。今日陰天,健康的人尚覺陰鬱,何況病人。
你的朋友本就經絡不通,今日陰氣稍重,則經脈氣血執行滯塞,因此,略有好轉的落枕又難以轉動。
因此,先施以艾灸,溫煦陰寒,使得經絡通暢,再行針刺,則效果明顯。而太溪和足三里穴,一個是先天之本,一個是後天之本。
加艾柱灸後,病人自然會覺得通體溫暖,陽氣複流”。
李佳書明白了,看著周瑭,目光中交織著由衷的佩服。整體觀念,是中醫的診療理念,自己卻忘了。
應該說,在治療過程中,根本沒有將這一理念滲透進去。自己以為只要診斷出證型,診斷出經絡,配穴治療,一定會有顯著的療效。
卻忽略了,天人合一,人是立於天地間的生物,其疾病,又怎麼會遊離於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