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瑭寫完病歷時,已經是十點十五分了。她收拾妥當後,準備去為何其美針灸。不過,她惦記著西子帥,先去了36床。
“您做完治療後,他就慢慢地睡了,一直睡得很安穩”,西子帥的媽媽悄聲說。
周瑭點頭,問:“體溫呢?”
西子帥的媽媽答:“半小時一測,一直沒再發熱”。
周瑭點頭,便離開了,來到針灸治療室等何其美。
針灸治療室中,左右兩排設定二十張治療床。有十名孩子正在針灸治療中,哭聲不絕於耳。偌大的治療室中,哭鬧聲,影片聲,音樂聲,此起彼落,間以患兒媽媽們的哄逗聲和訓斥聲。
初次針灸的孩子哭鬧,媽媽們著實心疼,會絞盡腦汁地哄孩子,亦會不厭其煩地逗笑寶寶。不過,時間長了,媽媽們的耐性被消磨,也會雜以訓斥。
實習生們也早已在此等候,何其美的媽媽抱著孩子來到,眉頭一皺。映入眼簾的場景,著實令人心疼。這十名孩子,有的仰臥,有的俯臥,身上皆扎滿了針。
每個孩子身上的針還連著一臺儀器,不知是何物,亦不知有何作用。
自己的何其美也要受此痛苦嗎?
她嘆了口氣,著實心疼與不忍,奈何生病!只要是有利於孩子的病好轉,再多的罪也要受。
只是,不知道受如此多的罪,孩子會恢復成何樣。若是沒有進步,豈不是白白受疼!
周瑭看著迷茫無措的她,便知其疑惑。每一名初來的媽媽們,皆會有此困惑。周瑭深悉其心,便對她講:“康復的治療是一項日積月累的治療,積累量變,才會在某一天質變。”
何其美的媽媽將孩子放在治療床上,周瑭繼續說:“短時間內,並不會有明顯的效果,甚至會與你的期盼相悖,但是,我們要堅持住。”
何其美微弱地哭起來,周瑭說:“何其美第一次扎,先不要給她扎得太多,一週內先適應,以後逐漸增加。”
“好的”。
周瑭自己做了手部消毒後,又在何其美的伏兔、梁丘、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等穴處消毒,繼而扎針。
周瑭快速進針,何其美卻依然痛地哭聲加大。何其美的媽媽亦抹著眼淚,哄著孩子,拍著何其美。
扎完針後,一名實習生為何其美連線上儀器電針治療儀。
周瑭得空為實習生們講解:“何其美系肌力低下,不可深刺。治痿獨取陽明,要取其足陽明胃經的穴位為主,雙側肢體對稱取穴治療”。
何其美交給值班醫生帶著,周瑭回到辦公室休息。忙忙碌碌了一上午,雖是緊張,卻也充實。
充實的工作,必然勞累。周瑭在午休的時間,略喘口氣兒,準備迎接下午工作的挑戰。
卻不曾想,她迎來的是高文慧的挑戰,面對的是中西醫觀點的一次碰撞。
高文慧身為兒童康復科專業技術指導,下午巡視各小組的病房,恰巧看到再次發熱的西子帥。
“必須輸液”,高文慧強硬地對周瑭說道!